全天候科技是华尔街见闻发起的原创科技新媒体。悦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关注“全天候科技”(微信ID:iawtmt)。

跨境投资已经是当下中国互联网公司尤其是BAT,以及VC/PE界的热门现象。

今天,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大量的海外投资案证实,跨境投资正在迅速从趋势变成现实。

在VC/PE界同样如此。美国至今依然是创新的圣地,而现如今,美国的技术+中国的全产业链制造+中国万亿级大消费市场+全球市场这样的投资逻辑,正在从一个小众化的VC/PE行业的窍门,迅速变成行业的主流操作手法。

中国市场这么大,VC/PE投资人为何要舍近求远,跑到国外去高价买买买?对他们而言,如何才能把跨境融合和资源整合做的更好?

6月29日,在华尔街见闻主办的2017全球投资峰会(夏季峰会)上,九鼎投资海外投资部总经理张凯、洪泰基金管理合伙人彭创、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青云创投合伙人陆冰就这个话题做了深入探讨。

全天候科技精选了几位投资人就这个话题探讨的精彩内容,不妨一起来看看。

陆冰(主持人):如今,美国的技术+中国的全产业链制造+中国万亿级大消费市场+全球市场这样的投资逻辑,正在从一个小众化的VC/PE行业的窍门,迅速变成行业的主流操作手法。请三位投资人从自家基金的情况谈谈如何创新地做跨界融合和资源整合?

陆冰:青云创投合伙人

彭创:洪泰基金管理合伙人

彭创(嘉宾):洪泰基金在硅谷和以色列都投资了一些优秀的企业。从技术层面上讲,谷歌、facebook在技术市场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硅谷领先于国内的不是技术,从纯技术来讲,国内的技术发展得非常快了,技术能力非常强,技术者的水平也非常高了。

但从技术的创业者角度来说,对于团队的稳定性和他愿不愿意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这个是有要求的。国内整体的创业环境相对偏浮躁。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机会越来越多,资金非常充裕。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国内1.7万家私募股权机构管理着7万亿的资金,这个量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国内的高房价等,这都是对私募股权行业有毁灭性打击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境外的技术方面的布局。

基于这些布局,我们在国内怎么做应用呢?国内有大量的场景公司,我们从去年开始,在国内投资了酒店、学校,然后马上会投连锁的医院、便利店,在国内投资了大量的线下基于零售业态下的场景类公司。然后,海外布局的技术类公司跟场景类公司有大量的结合。

举个例子,我们在硅谷投资了一家做基于动态视频图象整理的公司,这个技术主要用于比如它能够基于人进店的行为,针对他选择了什么商品,买了什么货,或者他有偷盗的行为,进行完全动态视频的识别,然后我们把这个公司跟境内投资的便利店企业进行完全的融合,这个公司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效率。

这是早期内比较好的一个范本。未来也会这么做。在以色列、英国,我们会跟大学院校合作做技术类的布局。在国内布局了所有渠道以后,把所有的技术在国内找到渠道应用和落地,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毛圣博:熊猫资本合伙人

毛圣博(嘉宾):我们还没有做过类似的布局,我就谈一下个人的思考。跨境投资是有一些机会的,但是这个机会更多的是针对国家层面或大的做后期投资的PE或并购基金来说的。对于VC或创业公司,我并不觉得这里面有很多机会。

对于VC或创业公司,只有一个跨境化的时间上的套利。比如,IDG集团当年在美国互联网起来的时候,它觉得互联网在中国肯定也能起来,所以它就到了中国,把中国仅有的 40家互联网公司全部投了,全投了也没花多少钱,但还是赌到了百度和腾讯。但今天再这样操作就不行了,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再如富士康,它也是做了一个时间的套利,利用中国当时的人力成本远低于世界其它地方,利用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迅速把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OEM工厂。

这些套利是OK的,但现在如果中国VC到美国做投资,或中国的创业公司到美国去,我不知道这个先进性在哪?首先中国的技术优势在哪?第二,美国也有大量的钱,大量的渠道,你也不利用美国的市场;第三,目前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单体市场,我不知道为什么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要做一个时间的套利?

如果风险投资现在还去做套利,最应该去的是印度,因为印度在时间上是落后于中国的,可以打一个时间差,而且它的人口体量也足够有一个风险收益,风险收益是相当的。但不应该投欧美市场。

风险投资现在出海机会是很小的,创业公司出海,也只能做一些小工具,做大的概率也不大。当然国家做资源的布局,或者PE去买一个品牌,拿到中国来开店,这是另外一回事。

张凯:九鼎投资海外投资部总经理

张凯(嘉宾):九鼎的海外投资并不是我们在海外投、海外退,跟海外投资机构拼。我们是利用中国的竞争优势去撬动海外的资产。

现在美国的创新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也在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美国大公司的技术研发支出中,75%来自VC,现在只剩50%了,一些小企业的钱从哪儿来?就是投资机构给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新技术,生态上的变化;第二,大企业从完全自己研发开始转向做投资,推动外部的技术创新,拿过来用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自己投钱自己去做研发。

这个趋势现在在中国也开始了,比如制造业+互联网就是一个机会所在。就制造业来说,德国在提工业4.0,中国在提中国制造2025,美国在提工业互联网,中国的特点是开放性和综合性两方面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选择的重点也是从这儿开始的。就是选择美国的技术对接中国制造业,推进其升级,形成竞争优势。

具体到落地,有这几个方法找机会:

第一,进口替代,只要是中国生产不了的,外国企业一般都会卖高价,高价意味着高毛利,但一旦能够把技术找到合适的对象,不管把技术买过来,还是把企业买过来,还是把其竞争对手买过来,我们做进口替代,对这个制造企业来说,至少在中期能带来很大的利润增长。

第二,产业变革。以智能制造为例,比如机器人的一些核心零部件是掌握在美国、日本、欧洲人手中的,我们做不了。但如果做它的传感器,传感器品种多,量最大,这就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可以投欧美的一些制造,或者他们的创新型产业的一些项目和标的,还有通讯类的、芯片类的软件,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找到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