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从边缘到主流,不过几年时间。

2010年在深圳的一个IT峰会上,马化腾说:做云计算还为时过早。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用云计算赚钱会比较累。马云说:云计算是一种数据分享机制,如果阿里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

如今各家互联网巨头都在抢夺云计算市场的“蛋糕”。

马化腾也早早调转方向,今年第二季度,腾讯其他业务这一项的收入同比增长177%,背后主要是云服务收入和支付相关业务收入。

在社交、网络游戏、广告三大主要业务之外,腾讯正在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云服务是腾讯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其在全球开放了36个云服务可用区,进一步扩展云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

为了提高金融的服务效率和体验,腾讯的各个业务场景,正无缝对接给金融云。比如银行通过微信小程序给用户提供服务,背后由金融云支持,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介绍:“在小程序里,用户扫码就可以快速找到就近网点,进行线下业务预约,有一些网点超过60%的客户是通过小程序线下预约过来的。”

从全球市场来看,IBM和亚马逊正在领跑。IBM成为了第一个在12个月内云端收入超过150亿美元的技术供应商;同期亚马逊的云收入为145亿美元,在云服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30.3%。国内,阿里正在发力云服务,根据最新季度财报,阿里云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付费用户超过100万。

面对这些市场竞争,胡利明向全天候科技表示:

“腾讯云的重点在于建设生态,通过业务规模化降低成本,云和企业业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未来SaaS的份额会越来越大,成为云厂商利润的重要来源。”

全天候科技:腾讯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除了巩固在游戏、视频、直播行业提供云服务的领先地位外,也提高了在TMT及金融行业的市场份额,目前金融云有哪些进展?

胡利明:腾讯金融云提供金融客户发展互联网业务所需要的全面技术,包括十大产品线超过100种的产品模块,覆盖了技术、网络、存储、移动互联、安全、大数据、AI等领域。云技术相当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经过互联网场景验证的、非常成熟的零部件,采用已经验证的技术,可以降低金融公司的技术创新的门槛。

全天候科技:技术最终要嵌入到场景中,腾讯金融云如何渗透到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这些行业?

胡利明:在银行领域,微众银行是全世界第一家全量上云的银行。微众银行没有线下网点,全部在线上,采用金融专有云和银行分布式的部署架构,可以做分布式、强同步、无线的扩展等,微众银行目前账户支持量超过1亿的账户。其次,采用大数据平台和能力,构建精准营销,控制风险;通过人脸核身的方式,对客户进行验证;通过智能客服进行客户服务。

整体用户等待时间相对传统银行降低了6倍,每个用户一年等待时间是5分钟,业务扩容和创新时间非常短。

马上消费金融通过采用金融云,两年之内账户超过了2千万,单天放贷额度最高超过3亿。互联网金融公司基本上都是在云上做的,深度依赖场景,在云上,网络安全、弹性的全天候科技题都可以解决。

在保险领域,国内第一家上云的保险公司是安心财险,现在已经通过监管验收,其它新兴的保险公司也陆续在云上开业,安心财险在我们云上从部署开始到验收,只花了两个月时间,成本是传统构建成本的十分之一;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对用户的标签、类型的挖掘,创新出了很多碎片化保险的场景,目前保额突破了数亿元。

全天候科技:有分析说,亚马逊股价上涨,很大原因是,在云市场收入不断增长。现在各大公司都希望通过云服务增长收入,那么市场对于金融云的接受度怎么样?

胡利明: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除了证券比较保守之外,云化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保监会同意保险公司上金融云,2015年,我们在云上合作了第一家保险公司,发现这个业务是OK的,云是风口,除了新兴保险公司在云上开业,一些传统保险公司会把新兴业务放在云上,大型保险公司会有自己的私有云,保险商城、在线客服这些业务都会放在我们公有云上,组成混合云的模式。

在2015年的时候,银行业接受率不高,现在银监会、央行在“十三五”规划里要求,未来2020年之前,银行业实现60%的云化,即60%的业务放在云端。

传统银行会用到一些外企的设备,可能其中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之前国家发文要求,在“十三五”期间,银行的自主可控化要达到75%。现在国家也在推广云的模式。

全天候科技:腾讯提高了在TMT及金融行业的市场份额,是不是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云服务需求更多?

胡利明:现在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很多,比如很火的消费金融、汽车金融公司,还有一些实体行业里的传统公司会建立自己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些公司拿了很多牌照,其它还有一些理财平台、新型交易所,以及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创新公司,专注于分支领域,做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包括量化、智能投顾,他们对云服务更有需求。

全天候科技:阿里也在云服务上发力,最近斥资10亿战略投资七牛云,腾讯如何面来自国内竞争者的挑战?

胡利明:腾讯和阿里的云服务规模都很大,我们经常在市场上碰到,阿里是高举高打的风格,宣传做得很猛,投入的人力很多,腾讯就像练太极,最注重产品开发,在品牌上没有做得很猛。

腾讯从2010年就开始做云,起步时间和阿里差不多,一开始主要在游戏、一动互联,然后慢慢进入金融、视频等,现在已经提供全行业的服务了。

现在大家的技术能力都已经非常完善了,都提供超过上百种的云服务,最大差别是两家的生态和基因,阿里云服务主要在电商、蚂蚁金服、恒生电子,他们自己会做很多金融的业务,可能和金融软件的服务商、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公司之间会有冲突,一些金融机构不放心把数据和服务放在阿里的云上。

腾讯侧重在用户的推广、获客、内容层面,比如游戏、媒体、视频这些领域,我们通过金融平台连接金融机构和亿万用户,包括支付能力、理财通道,保险超市等半开放的平台入口。相对来说,腾讯在金融业务上的中立性会好一些,这是天然的基因。

全天候科技:为了抢夺市场,亚马逊最近打起价格战,旗下 AWS 云服务的核心产品 EC2(弹性云计算),将从今年 10 月 5 日开始进行调价,从原来的按小时计费变为按秒计算。对于腾讯金融云的盈利模式,您有什么规划?

胡利明:我们平台上有超过5000家用户,渐渐会形成一个大生态,客户和服务越来越多元化,商业模式也会更多,到后面,SaaS服务会占越来越大的分量。

我们的重点在于建设生态,像亚马逊在国外的云计算发展,也是这样的路径,前期不盈利,后来逐渐规模化,不断降低成本,他们服务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利润很大头来自于SaaS的服务。

亚马逊在2014年这个时间点,从不盈利变成盈利20%-30%,现在亚马逊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云服务,所以需要积累的过程。未来,大型云服务商规模做大,通过底层IAAS的服务降低成本,渐渐的小厂家就会消失了,云服务还是大公司之间的竞争。

到盈利,估计需要两年时间,现在技术算刚刚成熟,在智能客服、反欺诈这些领域,都需要双方共同建模、摸索,扩展客户,才能渐渐完善能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