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 | 张吉龙 编辑 | 舒虹

中国公司正在成为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引领者。

10月23日,毕马威联合金融科技投资公司H2Ventures发布《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榜单,来自中国的新金融独角兽在TOP10中占据四个席位: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位列一、二名,此外,百度旗下度小满金融排名第四,陆金所位列第十名。

但是,风光背后亦有危机。舍命狂奔,拼命融资,最近一年,“找钱”成了新金融独角兽的统一动作。

10月1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苏宁金服此前所募集的53.35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出资方为苏宁金控、云峰新创投资、上海金浦投资、中金资本、深创投集团、新华联等。

在过去半年时间里,百度、小米、360都对旗下的金融业务进行了调整。

步伐最快是百度,4月28日,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完成拆分,并融资19亿美元以“度小满”为新品牌实现独立运营。360也对旗下的金融业务进行了架构调整,7月,360金融旗下的360借条完成业务拆分和独立化运营,谋求上市。小米公司也在其招股书中称,未来可将小米金融完全分拆。

对于企业扎堆分拆金融业务,一家新金融平台的高管对全天候科技表示,独立之后更加便于上市之外,还可以为引入外部资本创造条件,拿到更多的钱,也便于争取更多的牌照,在营销、研发和人才招募上发力,总之都是为了扩张。

作为流量平台内部孵化的产物,相对于一般的创业公司,苏宁金融、小米金融、度小满、360金融等都是含着“银汤匙”出生。但在整个新金融领域,相比蚂蚁金服、腾讯FiT(腾讯金融科技)这样的巨头,它们都称不上是第一梯队。

以蚂蚁金服为例,今年6月初,蚂蚁金服宣布完成新一轮140亿美元的融资,创下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的纪录,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相比之下,苏宁金融、度小满等公司的估值普遍在百亿美元以下。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分析认为,这和独角兽们自身缺乏独立性、成立较晚错失成长机会、业务同质化等各方面都有不小的关系。

很多百度的注册用户都收到过百度“有钱花”的邀请短信,“有钱花”是度小满旗下的一款信贷服务产品。

除了“有钱花”,度小满的主要业务还包括理财平台“度小满理财”、第三方支付平台“百度钱包”以及消费金融开放平台“云帆平台”等。

虽然度小满已经从百度“毕业”,但要说真正“断奶”还为时尚早。

一位度小满内部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百度还在为度小满提供流量、技术、数据方面的支持,而且度小满仍在百度的办公楼里办公。

度小满CEO朱光称,百度有着天然的金融场景,用户在选择商品、产生购物意图、进行大额消费的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信贷服务等金融需求。言外之意是,度小满也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但除了消费金融,度小满在银行、保险、征信等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仍较薄弱。

10月12日,中国人保公告称,由于未能获得银保监会的核准,将终止旗下子公司太保产险与百度旗下的百度鹏寰资联合发起保险公司的计划。此外,百度在2015年曾与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共同发起百安保险,时至今日仍未通过审批。

与度小满处境类似的是苏宁金融。作为电商体系下诞生的平台,苏宁金融自带丰富的商业场景。在牌照方面,苏宁金融也没有短板,手上至少握有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基金支付、基金销售、私募基金、保险销售、企业征信、预付卡、海外支付、 融资租赁以及商业银行等14张金融牌照。

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老表示,未来苏宁金融会坚持走O2O金融模式,在线上设立金融门户,在线下依托苏宁全国众多门店,设立家庭财富中心。

但是,“母体”虽能为业务提供庇护,也会带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危机。

眼下电商市场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苏宁易购在主营业务上受到挤压。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苏宁易购在中国电商市场的排名已经从第三名降至第四名,市场份额落后于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

在金融业务最看重的风控实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技术实力等方面,苏宁金融的优势也不明显,直接反应在财报上的结果是,2018年上半年,苏宁金服营业收入12.89亿元,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滑超过300%。

另外一家牌照齐全的新金融独角兽则是小米金融。公开资料显示,通过自拿牌照、间接入股等多种手段,小米金融已经拿下了券商、银行、保险、支付、P2P网贷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了全牌照布局。

“所有的商业巨头都是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在2017年初小米集团的年会上,互联网金融成为雷军口中“小米未来一年将会聚焦的五大方向”之一。

但是小米金融缺少杀手锏的弱点,很快暴露出来了。

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小米推出了MiPay了,可以代替公交卡乘坐地铁站,然而MiPay只支持部分小米中高端手机,没有形成爆款,竞争对手也很快推出了Apple Pay、Samsung Pay和Huawei Pay,市场形成混战局面。另外在保险经纪、理财等业务上,小米金融也未能形成气候。

业绩平平的小米金融占用了小米集团大量的资源。小米在招股书中透露,未来三年分别会向小米金融提供最高127.7亿元、149.5亿元及145.5亿元额度的借款。财报显示,2017年,小米金融的总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14.1%,但是,金融业务创造的收入和税前净利润却分别仅占集团的约0.7%及不足0.2%。

国内市场发展受阻之后,小米金融转而将目光投向小米手机占有率较高的印度市场。

据印度媒体报道,10月10日,小米在印度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小米金融服务印度公司(Xiaomi Financial ServicesIndia)”,向印度央行申请相关营业许可牌照。而此前,小米已经在印度设立两家实体MI Credit和MI Finance,与印度当地贷款供应商KreditBee合作以及网贷平台ZestMoney合作,提供贷款或分期付款服务。

相较于蚂蚁金服等一线巨头,处于第二梯队的新金融独角兽普遍成立于2015年左右,这使得他们错过了获取牌照的黄金时期。眼下很多金融牌照都已关闸,比如支付牌照,只有通过并购有牌照的企业来曲线获得,但是并购价格却已水涨船高。

360金融的一位副总裁透露,目前360金融拥有小贷和资金牌照,但缺乏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等几个重要牌照。直到2018年5月,360金融才拿到“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证书,但这仅仅是申请支付牌照的一个前提条件。360金融董事长刘威表示,牌照需要规模非常大的资本金,360金融资金体量和目前的资源还不足以支撑。

此外,360金融还面临缺失电商消费等商业场景的问题。9月初,360金融上线消费金融子品牌“360分期”,与苏宁易购达成战略合作,并结合360智能硬件,主打手机、数码、家电三大品类,同时利用苏宁的物流体系送货。

如何扩大用户规模是一个普遍问题。在获取用户上,蚂蚁金服和腾讯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同样是理财平台,由于腾讯理财通晚于余额宝面世,两者资金体量悬殊。据统计,截止2017年四季度末,余额宝资产总规模已达15798.32亿元,而腾讯理财通截至今年2月的资产保有量才刚刚达到3300亿元。

短信营销、网络广告、电视剧植入是很多新金融企业获取用户的方式,但这些渠道各种都存在一些问题。北京一家短信营销公司亿美软通的销售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目前互金企业营销短信的价格大概是四分五每条,但是发送并不稳定,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经常会发送失败,原因是太多的企业都发送贷款广告导致用户投诉,当地的运营商会拦截。”

此前大热的电视剧植入的价格水涨船高,但导流效果却大幅下滑。在美股上市的和信贷市场总监张晨告诉全天候科技,很多公司都想复制爱钱进在电视剧“老九门”上的效果,但他认为,“老九门”的成功是偶然的,没有可复制性。

小米金融首席风险官陈曦此前表示,ABS是小米金融的主要融资渠道。成本较低的ABS目前是众多新金融独角兽心仪的资金获取方式,也是一些新金融独角兽的重要资金来源。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ABS这条通道时,其发行门槛和集中度也越来越高。Wind资讯显示,2017年,蚂蚁金服等八大互金企业的ABS发行量占全年总发行量的19.8%,其中蚂蚁金服一家占比高达17.7%。

另一方面,随着监管环境愈加严格,ABS的发行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放缓。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统计,截止9月下旬,2018年以来市场共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ABS产品59只(含企业ABS和信贷ABS),发行总规模约为1342亿元,相比下降了约45%。

由于ABS受阻,不少企业将资金来源转向注册资本金或者成本较高的P2P平台,或利用自身的理财业务进行输血。比如有业内人士称,360借条的部分资金就来自360金融旗下的互联网理财平台“你财富”。

就产品而言,大部分新金融平台聚焦于理财、消费信贷、消费分期、第三方支付方面的业务。

由于他们的诞生主要源自母公司对流量变现的需求在业务上呈现出流量+金融”模式,导致普遍面临业务同化的问题。

作为金融科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消费信贷产品成为新金融独角兽的标配,但除了百度、小米、360这些原有的玩家之外,还有新生力量源源不断涌入,美团、今日头条甚至新浪微博都在自己的App上增设了各类信用借贷产品。

“现在的情况是流量是基础设施,流量的重要性大于资金”,上述360金融副总裁指出,新的流量平台都希望在金融领域分一杯羹。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在监管收紧的行业大背景下,不少平台开始提出“去金融化”:蚂蚁金服称转型为TechFin,以后只做技术(Tech),帮助机构做好金融(Fin);而京东金融也提出了B2B2C战略,将全部金融资产会转让给金融机构,从自营金融转为服务B端金融机构;度小满也表示不会谋求全金融牌照和控股权,只会获得必要的未来“试验田”以验证金融科技能力。

一家平台业务转型还可以看成为走差异化路线,当大家都走到这条路上,新业务的同质化或者可以预期,这对排名靠后的独角兽们的技术实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与此同时,与前两年估值狂飙猛进相比,部分新金融独角兽的估值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2017年下半年,有研究机构采取PS法(市销率估值法)对京东金融给出的估值高达1900亿元人民币,但2018年7月京东金融完成融资后的估值仅为1300亿元左右。

多位新金融独角兽人士都回避谈论自身估值的话题,他们表示:“估值喊得高是一回事,投资人认不认可是另一回事。”

“馨金融”作者洪偌馨撰文指出,从2017年至今,新金融行业的融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监管政策频出,对新金融独角兽未来业务模式和增长空间都有不确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各类流量平台纷纷投入新金融行业,稀缺性已经不复存在,除非有别具一格的生态体系,否则估值都不会很高。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这些新金融独角兽也不买账。今年以来,包括趣店、拍拍贷、信而富等互金企业在登陆资本市场之后都经历破发,而且市值大幅下滑。例如,趣店上市发行价为24美元/股,最新每股价格仅为4.57美元/股,其他在美股上市的信而富、和信贷、拍拍贷、简普科技等公司的股价也持续低于其发行价格。

这对未上市公司的估值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位行业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表示,要看自己值多少钱,按照上市公司的市值进行对照是最简单的算法。

前有巨头、后有追兵。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进入“全球金融科技100强”,但对这些新金融独角兽来说,能否守住自己的位置,恐怕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