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降级的萧瑟秋风中,苏宁易购迎来令人大跌眼镜的三季报。

10月30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2018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约67%,公司展望四季度净利润区间为17亿至19亿,同比下跌47%至52%。

苏宁易购三季报显示,公司当季营收6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4%。这是苏宁在2018年全社会零售增长不佳的情况下,今年三个季度中首个季度出现增速跌落30%以下。

在没有了上季度减持阿里股票的投资收益加持下,苏宁同期归母净利润仅实现1.24亿元,同比下降近67%,是此前公司业绩指引1-2亿元区间的下限,归母净利率为0.2%,低于去年同期的0.8%。

报告显示整体GMV增速同样回落。苏宁三季度全渠道实物GMV达8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4%,较去年同期提高不到2个百分点,但比前两个季度跌至40%以下。

同期线上实物零售达到496亿元,增速61.7%。线上GMV中,开放平台业务快速增长,同比增速达129%;线上自营实物GMV为363亿元,同比增长45.8%。虽然线上业务仍属于高速增长通道,但增速较前两个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于全年业绩,公司展望全年归母净利润区间为76-80亿元,同比增长80%至90%。这代表,今年四季度净利润区间为17亿-19亿,同比下跌47%至52%。

此前,苏宁为降低直营便利店业务苏宁小店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于10月14日宣布引入新的投资者,苏宁易购作为上市实体对小店业务的股权降至35%。但根据本次财报,苏宁小店尚未剔除出上市公司业绩报表,苏宁小店业绩仍涵盖在全年展望中。

苏宁今年至今跌5.77%,走势强于同期沪深300指数与Wind零售业指数。苏宁今日收报11.49元,微跌0.26%。

(来源:Wind)

以下为苏宁三季度财报详细解读:

进入2018年全社会零售萎靡不振,同比跌入个位数,今年前9个月社会零售同比增长9.3%。在此背景下,苏宁三季度终于扛不住了,营收增速未能延续逆势增长态势,回落至29.4%。

(见智根据财报整理)

营收的增长来源于GMV的增长。苏宁三季度全渠道实物GMV达8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4%,零售下行压力下,本季度未能逆势而上,增速放缓。三季度对全渠道GMV贡献度近60%的苏宁线上零售GMV增速亦下滑至61.7%。

(见智根据财报整理)

下图可以看到,线上GMV当中,无论是自营实体商品GMV还是开放平台GMV增速,虽然仍然在相对高速的通道上,但仍然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见智根据财报整理)

苏宁核心经营利润(注:为收入-营业税金附加-营业成本-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四费,但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投资净收益等项目的“其他经营收益”) 常年为负,近两年核心经营利润率水平逐步改善,但仍为负数。

三季度实现核心经营亏损3.7亿, 核心经营利润率为-0.6%,去年同期为-0.1%,转而出现恶化。

从三季度成本与费用占比结构上来看,营业成本率有所下降,反映渠道融合下供应链的改善,高毛利平台业务的发展带动的综合毛利率的上升。同时,经营费用由于巨大的投入,使得各个费用率项目均出现上升,最终导致经营费用率整体上升接近2个百分点。

(见智根据财报整理)

苏宁同期归母净利润实现 1.24亿元,同比下降67%, 落在了此前公司业绩指引的1-2亿指引范围较低点,归母净利率为0.2%。但核心利润长期为负数,无论是净利润、归母净利润,还是税前利润转正一直靠核心营业利润之外的其他方式。从下图可以看出,以投资净收益为主的其他经营收益成为苏宁利润转正的主要拉手。

(见智根据财报整理)

综上所述,2018年在零售表现不佳,消费降级的情况下,同行如京东增速放缓,如阿里巴巴重金投线下,苏宁虽有全渠道的优势,但仍未顶住宏观压力,营收增速和利润情况三季度均转而向下。

在过去两个季度,苏宁凭借其线下根基,线下布局早已完善,线上开放第三方业务,背靠阿里导流,实现了相对高速的整体营收增长。而今年以来苏宁强于指数的表现,背后的逻辑也是市场看中苏宁在渠道融合下成长与效率的价值。

但苏宁Q3的财报说明了,无论是高成长的持续性,还是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费用率的下降,让利润指标逐步摆脱对等非经常性收益的依赖,都需要接受市场进一步的检验。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