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正式加入汽车电动智能化大潮,ARCFOX上市。本周,备受瞩目的几款车正式推出,包括吉利的极氪001,小鹏的P5等。此外,搭载了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也在复杂路况中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并于周末正式上市,价位从25.19-34.49万元,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HI版基础价格38.89万元,高阶版本42.99万元。华为加持下的ARCFOX,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都有较强竞争力,不仅搭载了三激光雷达和鸿蒙OS车载系统,在快充和续航领域也分别交出了10分钟195km和708km续航的成绩单。新一轮造车盛宴的来袭,科技巨头的参与,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产业链的思考。

回顾历史,政策驱动下的第一波造车盛宴已渐远。2014-2015年,中国正式推行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针对电动车的高补贴政策驱动下,无论是当时的传统国产燃油车企业还是新兴的造车新势力都积极响应电动化号召,纷纷加入第一波造车盛宴。从结果来看,目前传统车企中,五菱、长城、广汽等车企通过积极转型和爆款车企的培育,走在电动化的前列,而造车新势力中,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发展势头良好,但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由于在研发成本、资金和供应链管理上的缺陷宣告造车失败。

特斯拉的鲶鱼效应使得没有竞争力的车企加速出清。自2019年在上海完成超级工厂建设后,特斯拉陆续推出国产Model 3、国产Model Y等多款爆款产品,鲶鱼效应在极大激发了中国市场的产品驱动力也加速了第一波造车盛宴后的车企出清。且自国产特斯拉在2019年10月发布第一款定价后,后续至少经历四次价格调整,在降价、提质并举的推动下,其品牌力和价格优势为中国市场各车企的后续车型、指导价格等规划提供优质参照物的同时,也加速了没有竞争力的车企出清。

立足当下,政策+产品双擎驱动,电动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政策方面,中国区别于往年,补贴退坡已提前确定,不会对季度销量造成影响,同时,商务部持续发文,鼓励各地通过补贴等方式促进农村和城市的新能源车消费。欧洲的核心政策碳排放目标持续加码,目前各国补贴政策总体并无显著退坡。美国则计划通过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方式推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而从产品角度而言,传统车企的加速转型和新势力的加速开拓,使得全球优质供给迅速增加,在此基础上,To C销量占比提升显著。根据中汽协和Marklines的数据,中国、欧洲和美国Q1销量分别为51.5/45.8/12.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2%/100%/49%,主要车市共振下,根据往年中、欧、美三车市新能源车占比进行测算,我们预计全球2021Q1新能源车销量达116万辆,同比增长150%,在当前政策+产品双擎驱动下,电动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渗透率的跃迁是电动化提速的最好证明。从发展阶段来看,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0年开始有了明显的跃迁,2020年全年全球渗透率达到4%,同比增1.5Pcts;从2021年Q1来看,随着欧洲和中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增长,2021年Q1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达到6.5%,同比再次大幅增长,而渗透率的跃迁是电动化提速的最好证明。

而从排产方面,产业也继续呈现高景气态势。从目前的排产情况来看,动力电池产业链各领域行业高景气态势将在二季度延续,随着下游整车厂尤其是新能源车厂需求持续高涨,电池产业链维持高景气态势。

在此基础上,预计2021年国内电动车销量有望超240万辆,同比增长80%。参考前3个月的产销数据、主要车企的畅销车型市场表现及一季度产业链上下游各主要环节排产情况,我们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超240万辆,同比增长80%。

2021年欧洲电动车销量预期维持200万辆,同比增长47%。政策层面:1、碳排放持续趋严,是主要推动力;2、补贴政策具备持续性(德国预计延续到2021年年底,法国疫情补贴延续到2021年中,英国补贴延续到2023年等,此外还有相应的税收政策推动)。企业层面,大众、宝马、奥迪、奔驰等传统巨头相继推出电动化新平台的车型,toC市场产品竞争力提升。

美国销量有望达到50万台。拜登总统上台后,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加大,1740亿美元电动车刺激计划,及政府用车电动化提速,特斯拉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和下半年美国造车新势力皮卡车型相继推出,预计销量显著回暖。

展望未来,在电动化与数字化背景下集中度将大幅提升,倒逼车企不断突破发展。在电动化与数字化的背景下,智能电动车的竞争将同时在以电气化架构为基础,涵盖三电系统在内的成本和安全性能,以及以软件、算力为基础的智能化驾驶和智能移动座舱化间展开。而在数据和算力竞争的基础上,规模化、保有量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各车企生存发展的关键。而在此基础上,拥有规模化和保有量优势的厂商将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产业集中度也将大幅上升。

电动化+数字化趋势明确,为占据先发优势,第二波造车盛宴来袭。在全球碳中和的步伐驱动下,传统车企方面,除大众的MEB平台和对数字化的投入和规划外,目前,包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车企纷纷加大投资规划,加速自身在平台化车型的开拓和对于数字化的探索;此外,包括宝马Mini、福特、宾利、捷豹和沃尔沃等车企也纷纷提出电动化时间表;而从电动化车企和新势力来看,特斯拉持续推进电动车与动力产能建设,以蔚来、理想和小鹏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也在纷纷提出其未来五年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包括苹果、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入战局,随着各大车企对新能源车产能的加大投入及新车型的持续研发,未来新能源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各车企电动智能化车型加速推出,群雄逐鹿之下将使电动化再提速。此前提到,本周,备受瞩目的几款车正式推出,包括吉利的极氪001,小鹏的P5。此外,搭载了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也在复杂路况中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一方面,优质车型的推出将加剧新能源车领域的群雄逐鹿局面,在此局面下,电动化将再迎提速;另一方面,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已受更大程度的认可,造车盛宴下,为抢占先发优势,也将倒逼车企和智能化厂商加速产品升级迭代和专注下游需求,将使电动化更加优质。

同时,电池和中游材料环节的军备竞赛业已展开,产能为王,细分领域龙头将持续受益。在全球电动化趋势之下,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速加快,下游车企对上游供应商的供货渠道、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电动化进程加速,电池和中游材料环节的扩产节奏显著提升,以宁德时代为例,先后在四川宜宾、江苏溧阳,福建福鼎、广东等区域连续投产动力电池产能,在涵盖动力电池和电池材料等细分领域,军备竞赛业已展开,在此背景下,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供给层面的短暂受限并不影响电动化的长期逻辑。因此目前在政策+产品的双擎驱动下,我们认为电动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造车盛宴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并将进一步加速电动化的进程。因此,即便在供给层面短暂受限,无论对于B端还是C端,其电动化的意愿并不会减弱,而延期交付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电动化的长期逻辑,对于全年的销量影响也预计有限。

本文作者:安信电新,来源:电新邓永康团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