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张超 编辑|罗丽娟

由于全球股市震荡,知名对冲基金在2018年第四季度纷纷减持科技股,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也未能幸免。

2月15日,美国证监会公布的13F持仓报告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被多家机构清仓或减持。据不完全统计,清仓阿里的机构包括:对冲基金大佬大卫.泰珀(David Tepper)旗下Appaloosa基金、索罗斯基金、激进对冲基金Jana Partners、Third Point LLC等;减持阿里的机构有:孤松资本、摩根士丹利、Discovery和老虎基金等,其中,老虎基金将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大减35%至411万股。

美国证监会披露的13F文件可以看到每季度对冲基金经理的持股情况,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公众可以公开追踪对冲基金经理买卖情况的方法之一。不过,路透社此前的文章指出,依赖这些文件来制定投资策略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这些信息是在每个季度末45天后披露的,可能无法反映当前的头寸。

而在大批对冲基金减持阿里股票的同时,仍有一些投资人坚定地持有股票。

2018年四季度,桥水基金小幅增持阿里巴巴;2月初,软银掌门人孙正义也表示,他不准备出售阿里巴巴股份,认为阿里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另外,瑞银在1月底给予了阿里巴巴“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也由原来的200美元调高至210美元;交银国际也对阿里巴巴维持了“买入”评级,目标价维持在234美元。

2月初,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则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长远来看,随着未来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人数的增长,以及中国从海外进口商品的增加,消费前景较为乐观。

去年10月-12月初,阿里巴巴股价波动上涨,随后急转直下,累计跌逾15%。今年1月份以来,阿里巴巴股价上涨约29%,截至2月14日收盘,股价报168.38美元。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的数据显示,这些上涨推动对冲基金的月平均收益创下2010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股价的波动并不会让阿里过分紧张,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互联网经济跟股价没关系,阿里不按照股价来经营公司。

“当然,(股价)时不时还是会看一下,但不是高了就高兴,跌了就紧张,市场总有潮起潮落。”张勇表示,公司运营不能只就现在做应激反应,而是要为未来的发展去做必要的准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