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 杨泳洁 编辑| 罗丽娟

程维廋了。

今年3月,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图,并配文“一个在两周内瘦成一道闪电的男人”,而图中之人正是滴滴出行创始人、CEO程维。随后,程维转发该条微博并回应称是“角度问题”。

照片里的程维,脸型和身材都明显消瘦。而在过去几年里,他一直长着一副娃娃脸,身材也稍显圆润。

程维变瘦或与滴滴目前的状况及其自身压力有关。从2018年开始,程维一直“水逆”不断,去年因两起顺风车事件多次向公众道歉,甚至有消息称,程维在后来向政府汇报工作时当场落泪。

随着滴滴顺风车被下线、高管频频出走、公司持续亏损等问题叠加,“一蹶不振”的滴滴在今年2月15日的月度全员会上表示,全公司要做好过冬准备。对此,程维宣布,接下来公司非主营业务“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从2012年程维拿着自己的10万元积蓄和其前上司王刚的70万元风投创立小桔科技(滴滴出行境内运营主体),滴滴出行一路历经了高峰和低谷——从顶峰时期的估值超800亿美元,如今回落到了500亿美元左右。而接下来,滴滴出行是否能保住其在中国网约车的霸主地位,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在了程维身上。

2004年,程维21岁,从北京化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由于学校和专业都不具有太大竞争力,其在人才市场也自然算不上香饽饽。此后程维一年内换了七八份工作始终不如意,但他隐隐约约觉得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听说“阿里巴巴很不错”,于是程维收拾行囊决定到杭州碰碰运气。

适逢2005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成为当时轰动中国互联网的“雅巴联姻”。随后阿里巴巴不断招兵买马,借此东风,程维进入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从事互联网产品销售工作。

做销售很辛苦,既要巧舌如簧,又要勤奋刻苦,有时还要加上运气,很多人坚持不了纷纷离开。但程维选择了坚持,由于他每天打的电话比别人多,拜访的客户比别人多,机会也渐渐比别人多起来,销售业绩一路飙升。2011年程维晋升为当时阿里巴巴最年轻的B2B部门区域销售经理,同年,程维升任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在后来的采访中对媒体表示,他最欣赏的企业家是程维,“程维就是每天工作15小时,每周7天。”

勤奋与坚韧是程维当年致胜的法宝。但如果只是勤奋,程维还远远达不到如今的高度,善于从打车难痛点中发现创业商机,同时利用兵法,骁勇善战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才是滴滴后来致胜的关键。

2012年,程维从支付宝离职创立了滴滴打车。

在滴滴四楼图书馆入口第一排书架上摆满了战争类的书,作为战争史爱好者程维在那儿出现的次数最多,他的目标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赢,为了生存。

早期的程维,信奉胜者为王。用程维的话说,“滴滴是一家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公司,出生在血海狼窝,生下来就面临激烈的竞争。”

滴滴出生之后的第一个重要竞争对手是摇摇招车,据公开信息,摇摇招车在2012年4月就拿到了红杉资本300多万美元的融资,可是滴滴打车的天使轮出资才80万元人民币。

由于实力相差悬殊,滴滴没有选择正面交锋,而是避其锋芒,等待时机。

滴滴打车上线初期,没有资金进行大面积的广告宣传。而此时摇摇招车已投入30万广告费,通过电台广播邀请司机参加酒店沙龙进行产品推广。程维利用这个契机在摇摇招车的沙龙广告后做了一条滴滴广告,“立即发送短信到XXX,即可下载滴滴打车”。由于部门司机未具体弄清这是两个不同产品,以为只是增多了一个下载方式,当天就有1000位司机下载了滴滴,初战告捷。

经历几次战争,如今的摇摇招车已经停止相关业务,所有的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公司创始人也已加入一家O2O公司负责市场工作。

而到了2013年滴滴迎战大黄蜂打车时,滴滴已经获得金沙江的A轮投资和腾讯的B轮投资。在资本的推动下,滴滴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大量广告投放方式,并且直接对垒——大黄蜂到哪里做线下活动,滴滴马上跟上,规模还要更大,全面压制。大黄蜂最终不堪压力选择被快的收购。

战胜大黄蜂之后,滴滴很快又跟杭州快的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彼时的快的背后有阿里支持,滴滴则已拿到了腾讯的风投,资本实力不相上下,双方开始了补贴大战。

这场对决最终成为了触目惊心的拉锯战——双方烧钱速度越来越快,从早期一天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的投入,到2014年3、4月高峰期时,一天能烧掉1个亿。

经过多方撮合下,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

滴滴与快的选择合并,除了资本的压力,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Uber来了,在滴滴与快的酣战时,Uber渔翁得利,默默吞下了中国近三分之一出行市场。

合并后的滴滴得以集中火力阻击Uber。除了在中国市场与Uber正面厮杀,程维还“围魏救赵”,在海外入股Uber竞争对手Taxify、Grab、Careem等,牵制Uber精力,使其不能全力在中国市场与滴滴对抗。

这场大战,最终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并和Uber全球相互持股告终。至此,在中国打得如火如荼的网约车大战告一段落,滴滴四战定乾坤,拿下中国近九成的网约车市场份额。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曾说:“在所有打车软件应用创始人当中,程维很特别,他的水平比这个行业的其他所有人都高出一大截。”

而程维自己则认为,多数人对竞争的理解远弱于对战争的理解,一家公司的崛起中,更多是竞争和外交因素,而不是战争。

对于程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这名学霸在高考考数学时,为追求速度飞快的完成,一时得意漏做了三道大题。因为这漏做的三道大题,原本成绩优异的程维最终进入北京化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就读。

多年以后,销售起家的程维开着滴滴这辆快车一路狂奔,似乎又回到了高考数学的场景,这一次,漏掉的却是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滴滴此前的顺风车业务,本是通过分享闲置资源提高社会效率,但滴滴在宣传时不断加强其社交甚至艳遇功能,顺风车在这类暗示下,已经完全变了味。

在2018年5月空姐遇害案发生后,滴滴顺风车内部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反思,主题是如何让产品变得安全,讨论的结果是要去社交化,于是下线了用户的头像、性别等信息。

但没过多久,当时的顺风车业务负责人为了业绩增长悄悄恢复社交信息,滴滴高层并未禁止。直到三个月内第二起恶性事件发生。

“我们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程维反思了滴滴以往战无不胜的增长模式,同时宣布,滴滴顺风车业务无限期下线,公司所有部门ALL IN 安全。

一路狂奔的滴滴被迫踩了急刹车;一向奋进的程维开始主动检讨,甚至示弱。

2018年9月5日,因顺风车事件,交通运输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公安部等十余个部门联合到滴滴进行“入驻式检查”。滴滴公司内部,也拉起了“保护乘客安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深刻反思、警钟长鸣”的大红色标语。

据搜狐汽车,一位不愿具名的网约车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某一日向政府汇报工作的时候,“我听说程维哭了”,这或许是这名企业家对政府的一种示弱。不过该细节没有得到滴滴方面证实。

而在公开场合,一向以高速成长自豪的程维也终于承认滴滴存在巨额亏损。

2018年9月,程维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滴滴并非只看重商业利益的黑心企业,实际上6年来公司从未盈利。内部信发布了滴滴上半年的主要经营数据。数据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滴滴累计亏损额达390亿元,其中仅2018年上半年,滴滴整体净亏损就超过40亿元人民币。不过此举引来的不是同情,而是众多质疑。

激进狂飙的滴滴,不仅在产品上吃了教训,在公司内部也失去了多名大将。

2017年5月2日,滴滴出行发布内部公告:资深副总裁陶然因个人原因6月离职,公告内容显示,陶然带领团队在诸多项目中为滴滴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12月,滴滴出行副总裁、商业事业部总经理朱磊加盟易车网并出任首席技术官。同月,滴滴人力行政副总裁杨建宏离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仅在2014年7月到2017年5月的三年间,滴滴共有5名高管出走。

作为金牛座的程维,具有土象星座擅长于等待和忍耐的特性。在有既定目标后,会默默做足一切准备,以等待更好的时机出击。

在历经了强势激进和反省示弱后,程维似乎仍未被击垮。今年2月15日,程维在朋友圈表示,要经历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不忘初心,接受挑战,承担责任”。

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3589284388,605070770&fm=173&app=25&f=JPEG?w=640&h=302&s=4308F50A8D984CCA44FC2DD20100C0B2

在此前后,滴滴正大刀阔斧地进行占比15%高达2000人的裁员计划。但与其他互联网企业裁员遭到怨声载道不同,滴滴此轮裁员,却把程维捧上了“良心老板”的位置。

有滴滴员工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这一轮裁员待遇优厚,有员工被裁后拿了3个多月十多万的赔偿走了。瞬间,滴滴对离职员工的高额补偿刷爆了朋友圈。

但显然,在这轮“非主营业务”完成清理后,程维手上或许没再剩下过多的筹码。那么,滴滴要如何回归?

4月15日,滴滴顺风车负责人张瑞以其个人名义在“滴滴顺风车”官方微博、公众号上发布了《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这也是“滴滴顺风车”微博自去年8月22日以来第一次更新。这被视为滴滴顺风车将要重新上线的铺垫。

今年3月下旬,滴滴出行APP内出现了“特惠拼车”功能,用户体验和价格都与顺风车类似。“特惠拼车”目前已在部分城市开放测试。

沉浸数月后,程维似乎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或将开始新一轮出击。但是这一次,显然比任何时候更难——除了安全隐患问题,滴滴在资本市场上虽已融资多轮却仍在承担巨额亏损。要如何带领滴滴走向盈利、持续发展是程维正在面临的大考,能否通过还未可知道。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