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三,吉利汽车公布财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0%,轿车销量下跌19%,无派息计划。

财报显示,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收475.6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预估的459.2亿元,同比下滑11%;实现净利润40.1亿元,略低于市场预估的40.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0%;每股盈利44.39分。

在汽车销售方面,吉利汽车上半年全球汽车总销量同比减少15%,至65.168万部汽车(含领克品牌汽车销量)。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减少19%,至61.3061万辆(含领克品牌汽车销量);出口销量同比大增344%,至3.8619万辆。

吉利全系车型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上半年,SUV车型同比减少16%,至37.97万辆。轿车车型同比减少19%,为25.57万辆。从具体车型来看,即使是最畅销的车型吉利博越也同比减少了20%,帝豪系列轿车同比下滑11%。

相比之下,领克车型系列销量在上半年则同比上涨20.81%,达到55877辆。今年3月上市的首款多功能用途汽车车型嘉际共售出16,252部。由几何A、帝豪GL PHEV、缤越PHEV等多款新车型组成的新能源领域及电气化领域车型上半年同比增长301.6%,至5.76万辆。

整个上半年,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上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制造商的销量中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14.8%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5.3%。

事实上,吉利汽车销售乏力的势头从去年就开始显现。该集团去年共计销售汽车超过150万辆,但并未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完成率为95%,去年12月的销量更是跌破10万辆。

今年7月下旬吉利汽车表示,鉴于上半年总销量低于原定预期,再加上今年剩余时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持续不确定性,将全年销量目标下调10%,至136万部。

从国内汽车制造商来看,吉利并不是唯一一家业绩挣扎的车企。《证券日报》统计称,今年上半年,在25家传统车企中,有13家年度销售目标完成率低于40%,新能源车企暂无一家完成既定的半年度销售目标,平均的完成率亦不足四成。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吉利汽车表示,汽车销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降幅大于预期,以及本集团决意主动减少经销商总库存以防止市场持续疲弱”。

吉利汽车还表示,SUV的需求由过去数年的高速增长大幅恶化至去年年中开始的负增长,贸易环境、国内实施新的国六排放标准,以及从今年年初起完全取消低油耗汽车购置税是国内汽车需求降低的主因。

吉利汽车表示,“中国乘用车制造商将面临更多挑战,下半年中国乘用车需求依旧具有不确定性。”

未来12个月内,吉利汽车计划推出第二款MPV车型,以及一款全新紧凑型SUV车型,以此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

吉利汽车并未在半年报中宣布派息方案。此外,公告还宣布了一则重大管理层变动,Carl Peter Edmund Moriz Forster已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职务,由8月21日起生效。

业绩发布后,吉利汽车股价短线拉升,涨幅一度超过2.3%,现收窄至0.54%,报11.16港元。当前恒指基本较昨日收盘价持平,恒生国企指数涨0.45%。

股价短线上涨的表现可能与之前吉利汽车提早发警告有关。早在7月8日,吉利汽车就发盈利预警称上半年净利润可能同比减少40%左右。

吉利汽车当前市值1012亿港元,该股市值于上周一度跌破千亿港元,为今年1月份以来第二次市值不足千亿。

过去几个月,吉利汽车多位高管大手笔减持股份。从4月12日起,吉利董事会主席李书福,副主席杨健、李东辉,执行董事洪少伦、桂生悦、魏海、安聪慧等除独立董事外的所有董事均减持了公司股份,总计阶段性净减持1.22亿股,累计套现高达20.65亿元。

消息披露后,吉利股价在短短一个月内跌超20%。而吉利回应称,高管减持是因为约10年前的部分高管期权到期,与实际经营无关。

摩根士丹利曾在4月份将吉利汽车的目标价下调至8港元,给予“减持”评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