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办公企业WeWork从“神坛”跌落,越来越多问题的出现,使得市场开始质疑一路为这只独角兽保驾护航的软银集团,以及孙正义的眼光。

据腾讯科技援引媒体报道,消息人士称,孙正义对WeWork愿景的盲目乐观,加上缺乏挑战者,使软银在1月份对WeWork给出470亿美元的过高估值。软银内部对WeWork持有不同看法的人士,包括Nikesh Arora和Alok Sama近年来已经离开了软银。

报道还称,接近孙正义的人士表示,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Wework将会取得巨大的财务成功,而且其他人也会以类似的眼光看待它。

这并非市场首次对孙正义的做法产生质疑。今年年初,中国经济周刊曾援引媒体报道指出,愿景基金的两个最大外部投资者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PIF)与阿布扎比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最近均抱怨软银集团为科技公司开价过高,以及孙正义个人对投资决策太过强势,控制权太大。

回到WeWork的问题上,软银已经遭受了部分“反噬”。

今年1月进行最后一轮融资时,WeWork的估值达到了470亿美元,而在筹备IPO的过程中,WeWork的估值一降再降,最新报道称其母公司寻求100-120亿美元之间的估值。目前WeWork的首席执行官已经被迫辞职,IPO也被推迟到至少10月及以后。

周三,日本软银集团的五年期CDS飙升至9个月以来新高。对于WeWork风暴带来的影响,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cott Galloway甚至预言,愿景基金将在12个月内关闭。

自从2017年入股WeWork以来,软银一直在不断加码注资,迄今总投资逾百亿美元,持有WeWork近三成股权,将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推的越来越高。

有机构指出,如果WeWork流血上市,软银等投资者实际上有“部分棘轮条款”作为保护,免其遭遇巨额损失。据估算现有股东将获得价值2亿美元至5亿美元的额外股份作为补偿。不过尽管如此,这也难以弥补软银的全部损失。

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Stephen Schwarzman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称,美国非上市公司资产的估值泡沫有可能会带来惨痛后果,“尤其是对于WeWork这样的未上市科技公司的后期投资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