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否认中止港股上市计划 理想汽车预计2024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 | 午报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见闻VIP" APP。
【网易孖展年息2%国际配售已超额 公开发售超购44倍】据报道,网易昨起招股,入场费12727元,市场准备足额孖展迎接互联网巨擘回归,各券商共预留逾700亿元孖展,各银行亦推出新股认购和融资认购优惠,普遍豁免手续费,加上全球低息环境,年息率基本在2厘以下。综合各间券商孖展认购情况,首日孖展额超过290亿元,超额认购44倍。(新浪财经)
【旷视回应中止港股上市计划:消息不属实,正积极考虑科创板】针对有报道称旷视中止港股上市计划,在回A与赴港之间摇摆,旷视回应称: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旷视正在积极考虑。同时,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属实。(新浪科技)
【阿里砍UC News等海外业务,内容国际化战略收缩】阿里海外新闻聚合产品UC News已于上周对内宣布将停止运营,原团队全部并入阿里健康——一个在疫情期间表现良好、市值接近百度的阿里控股公司。同时阿里海外短视频产品VMate将缩减员工、收紧资金投入。“(UC)News是转移了,VMate继续在做。”一位熟知相关业务线的UC内部人士确认,但他认为“阿里未来五年要在东南亚做十亿(包括电商等)的用户,UC是东南亚的排头兵是不会不做的。”VMate的公关人士则回应称,最近正值阿里的新财年,各个业务都在做新规划中,“坚定海外布局的前提是不变的,规划具体还在制定中。” (《晚点LatePost》)
【拼多多回应“二次上市”:公司现金储备充裕 足以持续“百亿补贴”多年 暂无任何计划】6月2日晚间,有“独家消息”称拼多多将确定回港二次上市,并表示确定中金为其保荐人之一。甚至“据知情人士透露,拼多多上市团队原计划6月中旬交表,但是不排除提速”。拼多多发言人对此表示,我们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探讨过这一计划,也未与任何交易所有过任何关于“二次上市”话题的接触,不知这样的独家消息从何而来。公司上下6000员工都在为消费者能够体验到“天天618,日日双十一”所奔忙。公司现金流健康,截至目前的资金储备和收入增速足以让“百亿补贴”持续多年,所以暂无任何二次上市计划。
【使用量下降,特斯拉内华达州一超级充电站变停车场】6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超级充电站的使用量大幅下滑,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超级充电站变成了汽油动力车的停车场。(TechWeb)
【理想汽车:预计2024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理想汽车CEO李想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公司自动驾驶战略规划。从曝光的内容来看,理想汽车将在2021到2022年实现NOA功能(根据地图导航辅助驾驶),到2023年该公司会推出全新车型X01,标配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预计2024年将会开始通过OTA的方式让旗下车型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汽车之家)
【阅文新管理层推出“单本可选新合同”】阅文集团今日发布“单本可选新合同”,并针对此前合同中的十余项条款进行改革。阅文方面介绍称,将取消单一格式合同,推出基础协议、授权协议、深度协议等满足不同作家的发展诉求。第二类授权协议对作品的授权期作了甲版(按著作权完整期限)和乙版(按完本后20年)两级可选,分别匹配不同的权益。另外,还以条款的方式明确了免费/付费阅读模式必须征得作家同意、强调著作人身权属作者等。(智通财经)
【中芯国际:中国信科、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人民币股份发行】6月2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告称,6月2日,作为人民币股份发行的一部份,公司已与中国信科、海通证券及中金公司订立中国信科协议,中国信科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建议人民币股份发行,认购最多为人民币20亿元的人民币股份;与上海集成电路基金、海通证券及中金公司订立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协议,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建议人民币股份发行,认购最多为人民币5亿元的人民币股份。(TechWeb)
【Zoom第一季度营收3.282亿美元,净利同比激增134倍】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Zoom第一季度总营收为3.28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220亿美元相比增长16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0万美元相比大幅增长134倍。(新浪科技)
【谷歌因跟踪"隐身模式"用户信息被起诉:要求至少赔偿50亿美元】据报道,周二,谷歌在一项拟议的集体诉讼中被起诉,诉讼指控谷歌通过设置为“隐私”模式的浏览器、大范围跟踪用户的互联网使用情况,从而非法侵犯了数百万用户的隐私。这起诉讼要求Alphabet公司至少赔偿50亿美元,同时指控就算用户使用了谷歌所谓的“隐身模式”,但他们在网上浏览的内容和地点等信息仍然会被谷歌收集。谷歌没有立即置评。(新浪科技)
【Twitter任命谷歌前CFO为董事长】Twitter周二表示,已任命谷歌前首席财务官Patrick Pichette为董事长,接替Omid Kordestani。Patrick自2018年底起担任Twitter董事会首席独立董事。(新浪)
【消息称路威酩轩162亿美元收购蒂芙尼的交易或面临波折】据时尚行业刊物WWD周二报道,法国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LVMH)以162亿美元价格收购蒂芙尼的交易看起来已经变得不那么确定,原因是路威酩轩正在努力应对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及严重社会动荡导致美国市场不断恶化的形势。消息人士透露,路威酩轩董事会将于巴黎时间周二晚上召开会议以讨论此事。报道还称,路威酩轩董事会还对蒂芙尼在交易结束时是否有能力偿还所有债务的问题表示担心,这笔交易原本预计将于年中完成。(腾讯证券)
【反对种族歧视 苹果在美国暂停Apple Music浏览功能】据报道,苹果、Spotify和YouTube几家公司都加入了#BlackoutTuesday活动,旨在支持正在全美范围内爆发的针对警察对非裔美国人所实施的暴行以及种族主义做法的抗议活动。苹果在美国暂停了其音乐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上的浏览功能,在用户打开浏览标签页之后,将看到一条信息,鼓励用户“与定义了音乐、创造力和文化的黑人声音团结在一起”。(新浪科技)
【“印度版Tiktok”Mitron遭谷歌下架 首月下载量高达500万次】“印度版Tiktok”Mitron在6月2日被谷歌应用商店下架,下架原因尚不清楚。此前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印度一款与TikTok类似的名为 “Mitron”的手机应用程序近期爆红,自推出后一个月内下载量达到500万次。“Mitron”在印地语中的意思是朋友。TikTok在印度拥有1.19亿用户,而且印度市场贡献了TikTok全球总下载量的30%。(界面新闻)
【印度将提供66亿美元激励措施,吸引全球手机厂商建厂】据报道,印度政府将提供价值约5000亿卢比(约合66亿美元)的财政激励和配套设施,以吸引全球智能手机和相关零部件厂商到印度投资。据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称,印度政府最初将瞄准五家全球供应商,并将财政激励政策延长五年。对于生产电子元件、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的厂商,印度政府将提供25%的资本支出财政激励。此外,印度还将为电子制造企业提供易用的配套设施。(新浪科技)
【华泰证券:德国法国补贴加码,欧洲电车销量或将提振】华泰证券研报称,欧洲两大汽车制造国德国法国先后宣布在已有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基础上,继续对电动车补贴加码,以刺激消费。刺激政策一方面反映政府推行电动化决心坚定,另一方面或将部分对冲疫情影响,给予新能源车销量托手。欧洲或将成为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最快的市场。继续看好国内锂电产业链龙头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证券时报)
【Canalys:2020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下降7%,2022年恢复增长】调研公司Canalys发布最新报告预测,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PC(含平板电脑)出货量将下降7%。Canalys还预计,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将在2021年保持平稳,并在2022年恢复2%的增长。(新浪数码)
【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20%股权完成转让】上海联合产权交易近日披露了一宗股权转让成交公告,转让标的为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20%股权,转让标的评估值4.4282亿元,最终成交价格4.4282亿元,但接手方尚不得而知。(中国网)
【跟谁学董事长陈向东:公司每个数据都真实,二季度发展非常迅猛】线上教育公司跟谁学一季度盈利增逾3倍,并相继被浑水等四家卖空机构相继质疑数据不实。对此,跟谁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向东回应称,跟谁学的“每个数据都是极其真实的”;公司二季度发展非常迅猛。陈向东回复关于用户造假的问询时表示,浑水的报告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是由于对跟谁学的在线直播大班课不了解,将IP集中登入教室等情况误认为是机器人刷单。(新浪财经)
【张朝阳:带货模式是长期营销趋势 首次带货不追求销量】张朝阳称他6月8日即将进行的首次直播带货,和纯粹比拼销量的直播不同,而是英语教学课的延伸。他表示:“我不是‘带货’,我是‘带知识’,我已经直播很多年了,这次抛砖引玉,希望未来带动更多名人来搜狐视频直播带货。”对于目前兴起的直播带货热潮,张朝阳认为这不是一个风口,而是长期的趋势,“带货是口碑效应,细颗粒度的工作决定用户是否购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自媒体化,越来越细颗粒度的个人化,营销也是这个趋势。”(新浪科技)
【中泰证券:2020年或是消费形态加速变化的拐点】中泰证券研报称,2020年或是消费形态加速变化的拐点。疫情加速了“线上生活”在社会居民生活中的普及;消费渠道的升级与变革培育了新世代的消费习惯,电商、直播带货等新的消费形态或更加成为主流。以直播带货、社交零售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及供应链整合、渠道营销创新能力强的消费品公司,中长期的投资机遇或不容忽视。存量经济分化加大龙头品牌市场份额提升,休闲食品龙头企业受益于集中度提升逻辑或率先享受需求回补。(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