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9日凌晨1点,果粉们迎来了苹果公司第二场秋季新品发布会。会上带来了苹果的新M1芯片:M1 Pro和M1 MAX。

从发布会公布的数据看,新M1芯片性能堪称炸裂,但用户如果下单购买,会发现新M1芯片对应的电脑尽管只有两款(14英寸版和16英寸版),但芯片却有8种不同的排列组合。

苹果搞出这么多的芯片组合,当然是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因为你每加不同数量的CPU/GPU内核,需要付出厚度不等的钞票。在14英寸版本MacBook Pro中,入门版(丐中丐版)为8核CPU、14核GPU的M1 Pro,仅仅加2个CPU内核升级为基础版+,就需要多花1500元,等于每个CPU内核加价750元,再加2个GPU内核的话,还需要额外付出1000元,相当于每个GPU内核500元。

而M1 Pro升级到M1 MAX看起来有一些性价比,每加8个GPU内核,需额外付出1500元,相当于每个GPU内核不到190元,远低于M1 Pro的升级价格。但M1 MAX芯片对应的MacBook Pro起步价又大大高于M1 Pro。这样你就陷入两难境地:想要价格便宜,就只能选低性能的MacBook Pro,想要高性能的MacBook Pro,就只能狠狠花钱,完美践行苹果产品和性价比绝缘的理念。

通过不同的芯片性能划分不同产品价位,从而赚取超额利润,这一招不是苹果原创,X86帝国的英特尔才是首创。在Mac产品线还是英特尔芯的时代,苹果就被英特尔通过上述“套路”薅了不少利润,加上芯片更新缓慢,终于让苹果忍无可忍,在2020年启动换芯计划。

苹果换芯,不仅仅发挥了软硬件一体化、提升用户体验的优势,另一个直接的好处是增加收入。

在苹果启动换芯计划时,Cowen分析师Krish Sankar就认为,一旦Mac系列的其他产品过渡到苹果芯片,每股收益估计会增加0.13美元,或约3%。收益的增加主要来自于M1芯片的低成本。一颗M1芯片的成本大约为40到50美元,英特尔一颗双核酷睿i5芯片加配套芯片组要价为175到200美元,如果是四核i5,这个价格会涨到225到250美元。换句话说,每一颗M1芯片可以为苹果节约120到200美元,相当于MacBook售价的1/5

而在M1 Pro/MAX芯片时代,苹果赚取的除了芯片本身节省的成本,还包括芯片内核不同配置带来的收入,而这才是大头。整颗M1芯片为苹果节省成本最多不超过2000元人民币,但M1 Pro芯片配置拉满,苹果却可以收入2500元人民币/片,M1 MAX配置拉满,则为1500元人民币/片。换句话说,苹果采用自家芯片,替换英特尔芯片省下的成本,加上不同配置的加价,可以额外赚取2500元至4500元人民币的收入

苹果通过M1 Pro/MAX芯片赚取的收入到此为止了吗?并没有。两款芯片尽管有8种配置组合,但并不意味着苹果要设计8个芯片产品。实际上,苹果真要这么干的话,那才是犯傻,等于设计、流片和制造环节的成本是原来的8倍,尤其制造环节,台积电需要为苹果开8条生产线,巨大的制造成本,台积电不会埋单,只能由苹果吃下。

苹果真正做的就是,包括M1芯片在内,只设计了3款芯片,台积电相应地为苹果开了3条生产线。换句话说,台积电生产出M1 Pro/MAX的顶配版,然后苹果通过屏蔽不同数量的CPU内核和GPU内核,搞出了8个不同组合。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成本大幅降低(具体降低了多少,是苹果的商业秘密),毕竟少开了5条生产线、少流5次片、少画了5套版图。

即使这样,还是高估了苹果M芯片的成本,因为3款M芯片的不同其实主要就是CPU和GPU内核数量的不同,而CPU和GPU内核的架构不变。用大白话说就是,苹果实际只设计了一款芯片也就是M1,然后开始玩堆积木游戏,增加不同CPU内核和GPU内核数量,在M1的基础上,“堆”出M1 Pro和MAX两款芯片。结果就是,三款芯片因为内核数量不同,面积大小也不一样。

简而言之,苹果通过“搭积木”的方式,从M1衍生出Pro/MAX,降低了芯片设计和生产成本,再通过屏蔽不同内核数量,搞出不同组合,进而拉开价格差距,大幅增加销售收入,真正地把沙子卖出了钻石价。

所以,自研芯片就是这么香。

本文作者:魔铁,来源:魔铁的世界,原文标题:《苹果刚发布的新M1芯片,是如何把沙子卖出钻石价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