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张超  编辑|罗丽娟

港口物流,在庞大的无人驾驶市场只能算是一盘“小菜”,但这家公司研发的新技术给了这个细分赛道更大想象空间。

近日,国内人工智能公司西井科技发布了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Qomolo ONE,这也是全球首款彻底打破应用场景限制、实现一平台多用途的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西井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少数具备全栈式开发能力的人工智能公司,获得了包括中远集团、复星集团、安信证券等知名机构的多笔融资。目前,该公司在无人驾驶商业应用、集装箱物流人工智能全局化等领域走在市场前沿,业务已遍及海内外80余个节点,深入物流资源分配与运力网络。

自创立无人驾驶团队以来,西井科技就将重心放在港区无人作业重卡方面,自主研发了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卡 Q-Truck,推进了无人驾驶商业化的落地。

而本次发布的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最大亮点是既能满足载货需求,也能满足用户的载人需求,实现用户场景自定义。

跨场景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Qomolo ONE(载货)

为了展现该功能的“神奇”,在发布会现场所有人的见证下,Qomolo ONE先以无人物流货车形态登场,短暂亮相即返回后台“换装”,随后便组合成一辆总长14米的无人驾驶大巴再次亮相。前后用时仅6分钟,除去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其它部分均完成了“变脸”。

据悉,Qomolo ONE在外观造型上延续了西井科技产品一贯的“乐高式”模块化设计,去除了传统汽车的驾驶室概念,利用可互换和可拓展的底盘平台,让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组装变换多种商用车形态。

而在车辆性能上,为了能像“人”一样360度全方位感知场景周围工况,西井科技在设计Qomolo ONE时选用了自研的超远视距高精度工业级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组合传感器,同时还搭载超高速智能路径规划运算和超视距路况V2X智能协同系统,以保障精准的无人驾驶工作能力。

在能源方面,作为西井科技首款运用固态电池的商用车动力平台,Qomolo One在相同电量的配置情况下,可以比同类型车辆多20%以上的续航里程,充电提速30%,整车重量减轻8%。

相比传统柴油商业车,Qomolo ONE平台车采用铝合金骨架和纯电动移动平台,全生命周期减排50%。主副电池系统可在1小时内完成100%快充,副电池可通过简易换电流程,6分钟完成换电,并实现200KM以上的续航里程。

值得一提的是,Qomolo ONE的最高时速可达85KM/H,可覆盖大部分场景下的行驶速度,这也是西井科技首次突破原有的低速场景。

跨场景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Qomolo ONE(载人)

在全民期待无人驾驶乘用车商用落地的今天,港口无人驾驶似乎就不那么起眼,市场吸引力自然也会小很多。但港口无人驾驶江湖从来不是一潭静水,大大小小的车企早已在这片“小天地”里开启了争夺战。

除了西井科技,国内专注物流重卡研发的图森未来、主线科技等无人驾驶技术方案提供商也在这个赛道里摩拳擦掌,就连传统车企也想进来分一杯羹。

事实上,根据松禾资本测算,2020年港口无人驾驶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79亿美元,占比(11.3%)在全球无人驾驶领域位列第二位。虽然这一比例较乘用车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占比(63%)有明显差距,但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价值是“如何在相对较小的市场里分得更大的蛋糕”。

作为用户,各大港口决定着这场较量的最终结果,但他们从来不会强势站队某个企业,更多是在成本和效益面前用脚投票。面对外部竞争,西井科技将如何应对?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未来又如何推动产品大规模商业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西井科技COO章嵘、西井科技无人驾驶合伙人孙作雷进行了对话,试图寻找到答案。

以下为对话主要内容(经全天候科技编辑整理):

问:Qomolo目前在发展无人化的港口场景,未来会到开放道路重卡的市场吗?

章嵘:从我们自己发展的角度来说,首先覆盖的还是现有场景,其实Qomolo在技术层面已经具备了往开放场景迈进的能力,我们无人驾驶产品在多个码头已经实现了与有人驾驶混行。封闭场景商业化落地就是把我们拥有的技术积累、产品投入都达到能够服务于开放场景的能力。未来在法律法规支持情况下,商业落地的条件成熟,不排除我们会进入开放道路市场。

问:现在的客户主要是做什么场景?

章嵘:机场的人员运输是我们的一个应用板块。此外,像工地、消防也是未来可能覆盖的一些场景。

问:西井科技现有客户的落地时间一般是多久?

章嵘:落地时间与项目要求和交付规模有关,西井科技是行业内规模化交付速度最快、整合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就具体的落地时间来讲,根据西井科技目前的交付能力,从开始与客户对接到最后实现运转,大概是半年的时间。如果受到疫情影响,交付时间也会有所变动。

西井科技既可以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也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模块化服务,让客户的数智化转型实现“轻启动”,例如阿布扎比港口落地的“无人车商业化代运营”模式就降低了用户前期的采购资金,能推进自动驾驶产品迅速落地。

问:从客户端的反馈看,平台换装系统的使用率高吗?

章嵘:平台换装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具备快速适配不同场景的能力。而对于特定客户来说,通常并不需要频繁进行换装,因为作业场景是相对稳定的。当然,客户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定义。比如机场场景,需要运输一些乘客,同时还有运货的需求。如果有了平台车,客运需求高时可以换装成客运的模式;货运需求更大的时候又可以换成货运。这样,我们就为客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更好地服务他们。

问:现在西井科技的技术团队构造是怎样的?

孙作雷:我们目前技术团队接近340人,其中77%以上都是工程师;在这77%的工程师中,硕士和博士占到50%以上。他们大部分都有着AI技术研发的工作经验。

问:西井科技无人驾驶平台的商业模式目前是怎样的?

章嵘:西井科技的商业模式是提供全栈解决方案、是整套能力。商业模式方面,在泰国林查班港,我们是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的;而在阿布扎比是提供商业化代运营模式。车辆作为产品本身,主要提供的是智能化交通能力,是整套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今天正式亮相的Qomolo ONE,同样是提供全栈解决方案。

问:西井科技目前主要业务在海外,如何实现国内研发、国外交付,如何保证产品运输成本可控?

章嵘:目前来说,是以整车出口这样的方式,从中国生产再运到海外;未来,如果当地本地需要规模化交付的话,也不排除在海外生产或者组装。

我们目前的交付方式并不需要很多人在现场进行人工交付。因为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交付体系标准。系统层面,我们现在提出OTA空中在线系统升级,各方面的升级都可以考虑远程。当然,这个远程系统升级是在客户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

只需要少量人员到现场进行交付管理,同时用强大的后台团队进行远程技术支撑,这是我们今天的模式。这样对于海外批量化交付的影响不大。

问:现在无人驾驶在港口货运方面用得比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西井科技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章嵘:对于Qomolo无人驾驶产品而言,西井科技在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体的解决方案。西井一直秉承的是要为客户解决实际作业生产需求。在这个需求下,我们提供的是各个板块上不同能力的实现。比如说,我们在港口提供全球化智慧港口的解决方案,这就涉及到不同的作业流程,包括港口数字化升级、水平化运输升级,以及安全的智能化升级。

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是单一的自动驾驶模块,还包括上层的调度管理系统,这层是为了把客户的业务系统和我们下层的水平运输的车辆联接起来,所以客户的业务可以通过我们的系统呈现,也可以通过系统下发到车辆平台进行整体运输。这样,我们能帮助客户解决的,绝不仅是单车在港口内实现自动驾驶,而是真正在无人化、高效地提升水平搬运集装箱的整体能力。

以市场和技术为双轨导向,我们秉承的两个最重要的方向是商业化和技术能力的整合,商业化就代表着客户的实际需求。双轨驱动的情况下,技术落地的情况会更好。

问:对于西井科技今天发布的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请问你觉得这款产品有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

孙作雷:所有产品在用户市场都会存在竞争对手。我们的无人集卡Q-Truck在落地前也都经历过其他企业的竞争。

从用户视角来看,用户只关心2个核心问题:能不能帮他提高效率、能不能帮他降低成本。竞争是常态,我们并不担心竞争,我们相信能够解决客户实际痛点、实现降本增效,这就是我们为迎接竞争做的最好的准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