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如何从供需判断电子股价趋势与拐点?
3.2 如何通过供需判断电子股价趋势与拐点?
我们再来看供需分析要素,包含很多要点。
第一点是,错误往往来源于线性外推。我认为这是大家经常会犯的错误。
对于电子行业来说,很可能你以为的线性外推,后面就是拐点了。2020年的耳机就是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大家根据前两年的情况线性外推,认为耳机未来的销量一定很好,结果拐点出现了。
包括现在特别差的板块,像面板,当价格跌到真的亏钱的时候,它一定是反转的。大家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大家觉得这个行业肯定很差。但你要想,它的价格已经跌到成本线以下了,最多也就持续3~4个季度,之后一定会涨,不论因为什么原因。
所以在拐点和趋势之间,我们更愿意看的是拐点,因为拐点可以赚更多的钱。
第二点是,超预测的核心是不断修正。这句话出自《超预测》,这本书是一个买方朋友推荐给我的,我看了觉得确实很有道理,也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讲普通人都可以去做预测。
美国人做了一个实验,找了一群人去预测同一个事情,其中一半人是专业的,另一半人是非专业的。结果发现非专业的人中,约有一半的人预测得非常准,因为他们不断去做修正。
这跟我们去做盈利预测一样。每年年初,大家做出的盈利预测不会很准,包括很多企业的董事长对自己的盈利也不会预测得很准,都会有偏差。但是即使我不专业,如果每个季度都去跟踪,然后不断修正,结果就会越来越准。
第三点是,判断到底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这也是会不断转化的,可能一家公司在一段时间是买方市场,在另一段时间是卖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中,话语权肯定会更强。比如现在大家都说做消费电子的都不是特别好,因为它已经是在一个卖方市场了,供给很大,而且出现了一定的集中;相反,做半导体的就特别好,因为半导体就是一个买方市场,很多的元器件都是缺货的。但在周期过程中,市场环境会切换。从缺货到不缺货,估值都可能会杀一半,更不要说业绩了。
所以一家公司的竞争力,或者它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射频公司,前两年只有一家公司上市,做得特别好,市值也特别大。但在2021年,你会发觉射频公司开始变多了,很多公司在上市,公司利润率接近50%。但是设计公司怎么可能赚那么多钱?后续它很可能从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之后就会跌价,我就应该选另外一家份额开始提升的公司。电子行业经常会出现这种切换,因为电子的变化节奏非常快。
第四点是,供需的参考值是价格和毛利率。在考察供给的时候,如果价格涨了或者缺货了,毛利率一定是涨的。
比如PCB这个行业,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很多覆铜板公司的毛利率是往下降的,到2021年二季度反而开始复苏了,因为价格有传导能力。
面板也是一样的,我们也会去跟踪相关公司的毛利率情况。
很多人会说毛利率越高,可能行业壁垒就越高,我倒不这么看,我认为都会有变化的过程,毛利率反映的是市场的变化。
第五点是价格的传导能力决定供需的适配能力。PPI能够往CPI传导,它取决于所属环节的公司到底多还是少。如果所属环节的公司特别少,价格就肯定可以传导。这跟份额有关,份额越分散的,价格的影响能力越弱;份额越集中的,价格的影响能力越强。
2021年面板会出现大幅的价格波动,包括半导体出现大幅的价格波动,就是因为2021年的供给是少的。面板是非常集中的行业,所以它的价格一定会有很强的传导能力。
最后一点是,往往产能尚未扩张就已经见顶。这适用于现在很多行业。
产能尚未扩张已经见顶是什么意思?在产能还没有扩张的时候,大家会预计缺货,这时股价就会提前反应。
所以对于投资来说,我们要看懂产业,比如我知道明年会是产能扩张期,但股价有时候会先行,我认为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反过来,股价见底的时候也不一定是产能很少的时候。
- E N D -
— — 大师课《电子半导体投研方法》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