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科幻电影当中,未来人类“打个飞的”出行的场景让人为之憧憬,如今它依然走入现实。

2月底,一辆eVTOL“盛世龙”从深圳起飞,经过约20分钟的飞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这是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公开演示,随后多地也陆续有了eVTOL穿越城市的飞行演示。

“低空经济”的风越刮越大。甚至在3月18日,亿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在淘宝上架了其生产的售价为239万元/架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这一消息让亿航智能(Nasdaq: EH)的股价在3月18日盘前大涨14.25%。华尔街见闻则了解到,这并非是消费者能直接通过电商渠道购买飞行器,目前亿航的飞行器基本还是面向to B市场,该链接仅是为了向更多消费者展示商品。

有基金机构表示,相对传统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在安全性、智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的优势显著,相关产业链正加速落地,低空经济未来3年至10年会有非常快速的成长,有望带动数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

飞行汽车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新风口”。

今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各地相关政策出台,也为“低空经济”爆火添了把柴。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将大幅改变人类社会的出行模式,并在各细分领域如应急、消防、警用、军用等。

罗兰贝格报告则显示,全球UAM(城市空中交通)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20亿美元,2050年增至900亿美元,三种重要使用场景分别是城市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交通,2025年eVTOL占比达36%、35%和29%。

然而,我国已经拥有高度发达的市内公交、地铁和城际火车、高铁,这使得国内eVTOL的应用场景与全球市场有较大差异,中信建投预计空中游览和医疗救护或在国内率先落地。

在近期的智能制造低空经济技术及产业发展专题论坛上,华尔街见闻了解到,eVTOL为主的低空经济目前仍然是一个小众行业,并且未来3年内无法成为主流。

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高,尤其是动力方面的成本。目前,eVTOL主要采用氢混动力,而氢能目前尚未被民用,不过其未来前景广阔,有望帮助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

酷望投资总经理杨如意则提出,相比传统飞行器,eVTOL首先是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产生的噪声更小,使其可以在城市低空环境运行;其次,eVTOL可以做到更高的安全冗余度,使其安全性超过直升机。

另外,目前eVTOL技术并未受到任何明显的技术限制,可能在2028年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与国外的进展基本持平。然而,飞行汽车仍然面临着三大难题需要克服:动力问题,即电动技术的应用;飞行平台的设计与制造;以及立体化智慧交通技术的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认为,对于eVTOL来说,由于是新型航空器,相关监管标准还不是很明晰。

高远洋表示:“作为航空器的一种,民航局对eVTOL安全方面的监管严格,而且获得型号合格证后要进行商业化运营,还需要向局方申请经营许可,不同的商业运营用途遵循的监管标准也是不同的,类似目前对经营性通航运营业务的监管要求。”

杨如意也认为,eVTOL在大规模商业化前还有不少问题待解。一是低空飞行使得政府部门的监管难度更高,这也会导致来自政府的支持政策会更谨慎,时间周期也会更长;二是eVTOL自身遇到的电池续航问题;三是安全问题,eVTOL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会比地面交通更严重。

作为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或许在未来的若干年里,无人驾驶汽车、超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将成为主流交通工具,而飞行汽车和无人机也将融入城市交通系统。

但目前这一产业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距离人人都有机会随时“打飞的”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