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各大平台集体向国内市场发力。

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烹饪协会等七家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指出,当前,拓展国内市场、促进内外贸联动发展,做好出口商品转内销的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国内电商平台和零售巨头也纷纷响应,推出专项扶持计划,从资金、渠道、供应链等多方面支持外贸企业实现出口转内销。

4月11日,京东宣布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将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大规模采购外贸企业的优质商品。京东表示,将通过自营模式和供应链优势,安排专业采销团队直接对接外贸企业,并开设“外贸优品专区”,提供流量倾斜和全渠道营销支持。 

此外,京东还将为入驻商家提供密集培训和资源补贴,帮助其快速适应国内市场。外贸企业可通过专用邮箱或京东APP“开店”功能快速入驻,实现“0元开店,1分钟入驻”。 

紧随京东之后,美团于4月12日宣布推出五项举措支持外贸企业。美团小象超市将为外贸商品打造专区,并提供专有营销方案;美团优选将利用下沉市场的渠道优势,帮助外贸商品触达全国2000余个市县;美团闪购则为外贸企业免除交易佣金,拓展即时零售渠道。此外,美团还将联合进出口商会召开供应商见面会,建立产销对接渠道,助力外贸企业开发更适合国内消费者的产品。

同一天,盒马也宣布面向外贸企业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简化认证流程,缩短审核周期。外贸企业可通过盒马APP的“云享会”频道快速入驻,享受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支持。盒马旗下“云享会”频道面向百货品类外贸企业开放,涵盖家居用品、户外运动、宠物、美妆、母婴、康养等品类,后续还将上线“外贸专区”。

盒马还表示,愿意与外贸企业联合开发自有品牌商品,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上架,丰富国内消费者的选择。此外,“云享会”频道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非盒马X会员用户也可下单购买。

拼多多也于日前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

阿里国际站则发起专项行动,帮扶中小外贸商家。4月以来,数千名员工奔赴全国外贸产业带,帮助解决滞销库存,对接淘工厂、天猫超市等内销渠道,简化流程并专人跟进。同时,开启专属流量通道,助力商家拓展新市场,对接全球客户。

此外,滴滴也于近日宣布,将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稳就业促消费”以及助力制造业“走出去”,切实发挥平台企业责任。

这些举措的背后,是国家关于“内外贸一体化”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商务部等部门多次强调要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电商平台作为连接供需的重要桥梁,正通过实际行动响应政策号召。

业内人士指出,外贸企业通常具备优秀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但在品牌运营和渠道建设上存在短板,电商平台的扶持将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帮助外贸企业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务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

今年3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调研内外贸一体化时提到,要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更好发挥超大国内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对外部冲击。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 

抖音电商、快手、唯品会等10余家电商平台也表示,将发挥电子商务直联供需优势,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绿色通道、供采对接等8方面举措,将优质外贸产品以电商速度传递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各地已向平台提供约1200家有内销需求的企业名单。

此外,永辉超市、华润万家、武商集团等企业发布公开信,将为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使外贸产品以最快速度上架与消费者见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室主任、研究员东艳指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成本控制、合规战略和精细化运营来应对美国市场上的关税压力,同时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是打赢贸易战的重要基础。总体来看,中国企业需要破浪前行,通过品牌构建、产品设计、渠道搭建等举措,把握时代大势,变被动为主动,调整并重塑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