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的破局之道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在全球大变局下,像腾讯云这样的企业“护航员”,必须和企业一起找到破局之道。
4月18日,在腾讯云成都峰会现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全球经济疲软、供应链加速重构、行业内卷依然在加剧不确定性,大模型、出海、自主创新,这三大引擎将成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破局的关键。
“只有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才能构建核心竞争力,穿越周期,实现逆势增长。”李强称。
腾讯云从去年开始就明确提出要将AI、出海、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寻求增量的主航道,显然,即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腾讯云仍坚定沿着这三大主航道前行。
AI无疑是腾讯云如今发展的重中之重。
李强指出,随着大模型深入产业场景,AI将成为重塑业务模式,支撑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和最大变量。
罗兰贝格的一份报告测算,在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有望通过模式变革的方式,降低中国各行业中的运营成本,金额预计达到3.7万亿元。另有一份调查显示,头部企业每投入 1美元,将会得到 4美元的投资收益。
为满足企业构建AI应用的需求,腾讯云已搭建起全链路AI原生服务体系。比如,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能够为用户提供灵活的原子能力和多样化的应用开发模式,助力企业自建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在模型工具层,腾讯云TI平台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数据获取、处理、模型训练到评估和部署均可覆盖,实现主流模型(如混元、DeepSeek、Llama等)的高效精调与推理。
在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麒看来,“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AI应用的最佳路径。通过大模型知识引擎等AI原生产品,腾讯云能够为各个行业搭建定制化的企业知识应用,助力用户降本增效、提升价值。
如今,腾讯云不仅要做好面向B端企业的AI相关业务,也需要给C端用户提供体验更佳的AI产品,要知道,为进一步提升组织协同效率,腾讯今年已将腾讯元宝、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AI产品和应用调整到腾讯云。
腾讯云副总裁王前表示,腾讯云相当于是一个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向整个社会、企业、个人开发者去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这是腾讯的整体战略。
除了AI外,腾讯云如今也将出海作为重要战略,且正在加速海外基础设施的建设。
李强表示,新关税博弈下的企业出海,对安全合规以及本地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全球化的本质,是本地化。今年腾讯将继续加大海外投入,计划在中东投入1.5亿美元,在沙特落地首个数据中心;计划在印尼投入5亿美元,在印尼建设第三个数据中心。
就在前不久,腾讯也宣布了将在日本大阪建设新可用区,这是继东京的两大可用区之后,腾讯云在日本的第三个数据中心。同时,腾讯还将同步在大阪设立新办公室。
在李强看来,“逆全球化”阻碍和噪声不断,如何在新的贸易格局下,找到全球化的最佳路径,是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命题。数据显示,今天有 50%的中国上市企业在海外有业务布局,这个比例将进一步加大。
腾讯云从2016年开始发力海外市场,到现在已打造覆盖五大洲 21 个地区的云基础设施,运营 56 个可用区,全球加速节点超过3200个,带宽储备 200T。
去年腾讯云还首次披露了覆盖七大场景的出海全景图。
具体来看,腾讯云的企业出海数字化解决方案全景图,包括云原生、音视频、边缘加速、大数据与数据库、安全与合规等技术和产品能力,覆盖游戏、社交互娱、跨境电商、消费电子、金融科技、在线教育、汽车出行等七大行业的全球化实践。
过去三年,腾讯云国际业务持续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累计服务超10000家海外客户,覆盖超8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腾讯云新增长引擎。
李强指出,腾讯云将持续加大全球基础设施和渠道生态建设,继续积极招募本地和区域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新机遇。
当前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腾讯云已然火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