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又迎关键时刻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一年前,重生两年的魅族对外释放出走上正轨的信号;然而,今年下半年以来,魅族内部再次出现动荡,又迎来命运转折点时刻。
魅族及其管理层急需要一款新品来重新赢回市场。在时隔两年、跳票两次后,9月15日,在以“归航“为主题的魅族22年度旗舰手机暨Flyme AIOS生态发布会上,魅族终于推出了新一代旗舰手机——魅族22。
当外部竞争愈加激烈,内部战略摇摆不定,魅族唯有通过“归航”来重建信任。这一场发布会,将决定魅族能否重新站稳脚跟,抑或继续在迷雾中漂泊。
发布会上,星纪魅族中国区CMO万志强直言:“魅族22迟迟未能发布,我们上下压力都很大。魅族22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其实除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影响因素外,我们还必须要承认22的开发工作比想象的要艰难。”
魅族22定位是一款6.3英寸小屏手机。万志强表示,6.3英寸是在行业里面被反复验证的,单手操作和视觉平衡的一个平衡连接点,是手机的完美形态的黄金尺寸。
近两年小屏手机很受市场欢迎,不少手机品牌厂商都发布了小屏旗舰,但如何满足既要设计又要影像,还要续航、性能,是不小的挑战。
要做好小屏旗舰不容易,尤其是魅族22还肩负着魅族打赢“翻身仗”重任,因此,魅族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寻找6.3 英寸手机的版本答案。万志强称,魅族22是魅族史上打磨最久的一台手机,也将是魅族数字系列未来全新的产品定位。
在此背景下,魅族22不再区分标准版和PRO版,专注把一个版本做好。
魅族22在“小屏党”看重的手感和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机身采用 2.5D 微弧面板与等深四曲 3D 背盖工艺,机身宽度仅 71 mm,重量为 190g ,厚度仅 8.15 mm,并延续自魅族 17 以来的 50:50 平衡设计,以及保留了白面板设计。
除此之外,魅族22集成了四颗 5000 万像素级别镜头、搭载第四代骁龙 8s 移动平台、采用与 ATL 联合定制的 5510mAh “海棠电池”等。
不难发现,魅族22没有搭载目前最顶级的高通手机处理器。在万志强看来,摆在魅族面前的是一道很现实的选择,如果选择第四代骁龙8至尊版,售价就得上涨近1000元,如果选择等下一代骁龙8至尊版,售价就会上涨1300-1500元,而且最快要到年底才能发布。
与此同时,万志强指出,要在合理的价格下选择魅族22的芯片。“一个是售价增加1000元,来选择一颗在高负载极限场景下才能够压榨完整性能的超旗舰芯片。另一个,是用更好的全能配置,选择一颗能满足95%以上性能的性价比芯片,而且旗舰影像拉满配置”。
每一个人并不会每时每刻都需要最高负载使用手机,这是魅族22最终决定选择搭载第四代骁龙 8s 芯片的核心逻辑。
更具性价比,这显然是魅族数字旗舰系列重返市场的重要策略。魅族22最终定价2999元起,包括12 GB + 256 GB 版本(售价 2999 元),12 GB + 512 G 版本(售价 3299 元),16 GB + 512 GB 版本(售价 3399 元)和最高版本 16 GB+1 TB(售价 4199 元)。
作为对比,2023年11月,魅族21发售时的最低版本(8GB+256GB)售价3399元,而12GB+256GB版本则售价3699元,比魅族22的同版本贵了700元。
消费者是否愿意为魅族此次的产品买单还充满未知数,但这对于魅族而言,却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
首先,这是对外的信号。经过今年下半年来的管理层变动,魅族要证明自己仍有执行力和交付能力,能在关键时刻拿出像魅族22这样的旗舰产品。
其次,这是对内的安抚。高管更迭让团队人心浮动,“归航”传递的是稳定与方向感,提醒员工和合作伙伴:魅族依然有清晰的战略。
最后,这是一次重新对齐战略的展示。 此次发布会上,除了推出魅族22外,魅族还发布了全新魅族 AI 拍摄眼镜 StarV Snap和 Flyme AIOS 2 和 Flyme Auto 2 等重大升级成果。
从All in AI,到构建Flyme AIOS生态,魅族希望让外界看到,它不只是“造手机”,而是要以Flyme AIOS 为基底,以 AI手机、智能眼镜、智能座舱为承载,构建融合 AI 生态。
作为一名手机行业的老玩家,魅族沉浮多年,在国内手机市场也曾有过高光时刻,但因行业竞争激烈以及自身战略决策的失误,沦为Others之列,一直被迫“小而美”地艰难生存着。
2022年7月,星纪时代收购老牌手机厂商魅族科技79.09%股份,并在次年3月合并为星纪魅族集团。自此,星纪魅族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理清自己的战略方向。
然而,过去两年多来,星纪魅族经历了不断的战略徘徊,如今又释放出要重回魅族核心品牌价值的信号。
因此,此次发布会对魅族来说不仅是产品的发布,更是一种姿态:在经历风雨与迷失之后,魅族选择“归航”。
最终,这场归航究竟是逆风翻盘的起点,还是最后的倔强?答案,将交由市场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