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兑现市场期待已久的降息后,华尔街并未沉浸在狂欢之中,反而上演了一场经典的“卖事实”交易。华尔街资金从高估值科技股流出,转向金融、公用事业等受益于降息的传统板块。

据华尔街见闻,周四美联储如期降息25基点,强调就业下行风险,预计年内还降两次。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0.2%,科技股表现最差的板块,科技七巨头指数下跌0.66%,结束四连涨走势。

随后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通胀风险"略有上升",并称此次行动为“风险管理式”降息。此番表态进一步加剧了科技股抛售,科技七巨头当日表现逊于标普剩余493只成分股指数。

(鲍威尔停止讲话后买盘支撑科技七巨头指数跌幅收窄)

此次科技股的回调,被普遍视为对前期巨额涨幅的修正。

Tigress Financial Partners的首席投资官Ivan Feinseth表示:

对于成长股而言,部分交易属于卖事实,因为在此之前,市场对降息的强烈预期已将美国股市推至创纪录高位。

数据显示自4月初以来,包括英伟达和Alphabet在内的"科技七巨头"股票篮子已飙升近60%,其预期市盈率从当时的近22倍攀升至30倍。Ivan Feinseth补充道:

在大涨之后,估值高昂的科技股理应迎来喘息之机。此外,关税将如何影响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除了卖事实交易外,美债收益率的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打压科技巨头们的股价。

美债收益率在美联储声明后一度短线下挫,随后鲍威尔的讲话扭转了日内颓势、迅速拉涨,最终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3基点,2年期涨5.62基点。

(美债主要期限的收益率走势对比图)

理论上科技公司尤其容易受到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冲击,因为它们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未来多年的盈利预期之上,而更高的收益率会降低这些未来利润的现值。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股内部出现分化走势。

英伟达、亚马逊和博通等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股均收跌,而苹果和微软因其稳健的商业模式和现金生成能力,传统上被视为避险资产而上涨。

当科技股承压时,资金明显流向了那些能从利率下降中直接受益的板块。

金融、消费必需品和公用事业板块成为当天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佳的群体。这些板块通常支付丰厚的股息,在降息环境中对收益型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银行业表现尤为突出。KBW银行指数上涨了1.3%,该指数成分股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较低的利率有望刺激贷款需求,同时降低银行的存款成本。

市场的其他角落也反映出这种风险偏好的变化。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一度上涨2.1%,最终收涨0.2%。高盛追踪的未盈利科技公司的一篮子指数上涨了1.9%。

Baker Boyer Bank的首席投资官John Cunnison表示,较低的利率将支撑股市中风险较高的公司,尤其是小型股和未盈利的科技公司。然而,他也警告称:

虽然深度衰退看起来不太可能,但在经历了一轮大涨之后,成长股和大型科技股的当前估值似乎显得过高。

尽管市场出现轮动,但并未陷入恐慌。被称为华尔街“恐慌指数”的Cboe波动率指数(VIX)跌破16,远低于通常在市场承压时出现的20水平。

周三标普500指数当天仅下跌0.1%,创下至少两年来波动最小的美联储决议日之一。展望未来,John Cunnison认为:

现在交易员面临的更大问题是,这一切对未来的降息以及经济走向意味着什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