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旗下“全天候科技”,悦读更多请登录www.awtmt.com 或关注微信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 。

对于国内AI芯片的初创公司而言,2018年是生死大考之年。

如果说前两年他们的主要工作还集中在建团队、融资、研发等“调兵谴将”的部署阶段,如今,则是到了“上刺刀出击”,看量产和销量的时候。

早在去年12月份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姚颂就对媒体表示,“人工智能行业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对于新技术的热度会逐渐降低,对产品在实际应用的落地会更加关注。”

姚颂今年26岁,是深鉴科技创始人、CEO。这家成立于2016年3月的AI芯片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从天使轮到A+轮共3轮约1亿美金融资。深鉴科技的投资方既有金沙江创投、三星风投、也有世界FPGA制造巨头赛灵思(Xilinx)、联发科、蚂蚁金服等。目前团队规模约达120人,逾半数成员来自清华大学。

作为国内AI芯片小巨头之一,深鉴科技虽然成立只有2年时间,但早早就开始了商业化落地的部署。目前,智能安防业务是深鉴科技最核心的收入的来源。姚颂近期接受全天候科技独家访谈时透露,从去年10月底产品正式发布截至目前,深鉴科技至少已经有数千万的订单。

2018年,除了量产AI芯片,在全国布局销售网点,进行商务开拓也是深鉴科技的一项核心任务。

以下是全天候科技与姚颂的对话,有删减。

全天候科技:深鉴科技最早的产品方案是一个基于赛灵思平台的FPGA,当时你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姚颂:首先AI芯片的初次投入成本特别大,动辄几百万美金,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一开始就产芯片,风险较大。其次,AI芯片的设计跟量产周期都非常长。深鉴科技是在成立之前研究了AI芯片4年,成立后才走量产周期的。最后,AI芯片定义太宽泛,如何才能量产一颗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AI芯片,需要提前到客户端去了解需求,来进行不断的迭代,成本较高。而用在FPGA上,产品的迭代相对更快,也有助于公司更快的验证并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全天候科技:深鉴科技为何计划在2018年推出AI芯片,目前进展如何?

姚颂:一方面,我们的量产芯片跟我们FPGA产品的架构基本是一样的,在很多场景下,我们的FPGA产品已经得到广泛的用户认可。另一方面,从市场竞争的层面上看,在FPGA产品有一定的销量后,我们解决了芯片制造成本的问题。 当需求量足够大的时候,成本会被平摊,造芯片就自然顺理成章了。

2018年第三季度深鉴的AI芯片——“听涛”预计将面市。

全天候科技:深鉴的目标客户有哪些?

姚颂:目前我们最核心的是做安防行业。它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市场,我们的产品定位在服务腰部级别的客户上。也包括一些传统安防巨头,双方也一直有尝试寻找合作点。

全天候科技:深鉴科技目前主要的盈利渠道有哪些?

姚颂:安防是我们最核心的收入来源,未来几年这都会是我们核心且稳定的盈利渠道。除了在安防,我们在云端也有一些布局。但云端的市场,我觉得培育的过程可能还需要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深度学习处理器IP核跟整个软件算法已经上线到亚马逊AWS。近期也会在国内的几大云服务提供商进行上线。目前在AWS上已经有十家左右的客户在试用我们的产品。

虽然我们现在服务的市场以终端为主,但我们意识到很多是终端做不了的。比如人脸识别,终端要做人脸库的比对,前端处理器太小可能只能做个几十万的库存,所以还是需要得到云端去提供服务,我比较看好长期在云端这块的业务。

全天候科技:目前深鉴科技是否已经实现营收平衡?

姚颂:还没有,因为这类企业早期的研发投入非常高,预计大概还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营收平衡。

全天候科技:现在如果让你给深鉴科技打个标签,你会用哪几个词?

姚颂:软硬件结合、DPU、系统。我们做的所有产品都是通过软硬结合来提供给客户的,并非是一款单纯的芯片,其中还包括算法、软件等。我们的定位跟英伟达比较像,并非只是一家单纯的AI芯片公司。

全天候科技:深鉴科技在软硬件结合上是怎么做的?

姚颂:我们提供的整个工具链非常完整,从软件、算法到硬件设计。比如说在安防行业里面,我们除了有自己的指令集,编译器,也会支持各种各样的深度学习开发框架。在应用层面,我们也提供很多免费的软件的方案附加在整个芯片上。

全天候科技:针对AI芯片的应用场景,可分为终端和云端两部分,你怎么看他们之间的差异?

姚颂:从目前技术上看,做终端AI芯片它整体功耗可能都要保证在5瓦以下,相对他的逻辑门的单元规模会比云端AI芯片小。

从商业逻辑来看,云端AI芯片是英特尔和英伟达这类巨头竞争比较激烈的战场。终端AI芯片个体模式会比较重,客户也分散,但是如果把总体的量加起来,我觉得比云端其实还要大,也是创业公司更好打入的一个市场。

全天候科技:是否意味着做终端比做云端更难?

姚颂:终端的技术不一定比云端更难,但是它对于系统层次的要求会比较高,需要把周边的服务做好。比如做云端市场的英伟达,它整体毛利率大概能够做到60%左右,但是终端市场的联发科,它毛利只能做到30~35%。其他的毛利都分配给了软件服务商、算法提供商等。

全天候科技:基于深鉴科技的团队背景,你是觉得做终端更适合?

姚颂:目前终端可开拓空间会更大些,也避免了在开始的时候直接跟行业巨头PK,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终端市场的生存空间和这个市场的机会明显会好的多。

全天候科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深鉴科技提供的服务都以终端为主,云端为辅?

姚颂:是的。但未来的整个方向是否会有大变化很难说,AI芯片最不确定的就是它应用变化太快,没办法预测,只能提前去做一些布局,比如像新零售、制造业都可能有机会。

全天候科技:在深鉴科技最近的一次融资中,蚂蚁金服跟三星都有入局,你当时选择他们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姚颂:选择三星主要是因为三星在半导体行业有非常完整的产品线,比如说它有存储,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最核心的瓶颈就是存储带宽。其次三星有他的手机部门,这是一个潜在的一个大规模的应用部门,会有很多共同合作的机会。

选择蚂蚁金服主要是因为我们也希望能够在国内有更多的布局,蚂蚁金服目前正在逐步的完善和健全自己的技术部门,在这个里面会有很多的合作机会。

全天候科技:深鉴科技垂直于安防市场,但如今已拿到三星的投资,未来是否可能会切入智能手机市场?

姚颂:如果三星用得上我们东西,我们肯定是非常愿意的,但深鉴科技会有自己的业务方向考量。

全天候科技:如果要转型做其它应用场景的话,公司的产品改变难度是否会非常大?

姚颂:从技术上,不管是软件算法、还是芯片层面没有任何的区别。你只是在系统层面和你的这个整体产品层面需要改变。整个商务体系会变的不一样。比如智能手机就是主要服务几家大公司。那么跟现在服务中小公司的商务谈判逻辑肯定不一样。

全天候科技:很多深鉴科技的同行也都在服务安防行业,你觉得深鉴跟他们比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姚颂:寒武纪主要做的是通用的人工智能芯片,不仅仅是深度学习,还有机器学习等,它是一个单纯的芯片公司;地平线机器人的方案的确可以用在安防产业,但目前看它的通用性不够。还不能让用户自带算法。而腰部的客户其实都是有自己足够的数据,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算法逐渐开发起来,深鉴科技就是看中了这块的痛点,所以我们选择了相对折中的方案。

全天候科技:相对于国外的一些AI芯片巨头,你觉得国内的AI芯片企业跟他们的差异有哪些,在短期是否能赶超?

姚颂:正面赶超很难,国内AI芯片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方面人才的欠缺,哪怕清华、中科院在AI芯片这个研究的层面其实做得非常好了,但是真正参与工业化流片的人才很少。

但是打错位战是有机会赶超的,比如中国有很多摄像头,安防这个巨大的市场是国外没有的。比如海康威视在国内能成长一个4000亿人民币的公司,在国外是没有这种条件的。

全天候科技:对于整个AI芯片行业,你觉得近几年会达到怎样一个高度?

姚颂:我觉得现在的AI芯片爆发只是在投资层面,真正在应用层面,目前除了在安防市场有一个比较大的用应用量外,其他行业其实还没有,其他行业要爆发,至少还得等2到3年的时间。所以大家真的要去观察AI芯片会在哪个行业爆发,需要先去观察它用户端的应用,在哪些地方是真的开始走量了。

全天候科技:你怎么看AI芯片之后的发展方向?

姚颂:AI芯片最终还是会分场景,在不同的场景里面有一些巨头出现,如果既想做服务器,又想做某一个垂直应用的终端AI芯片,我觉得会很难。但是做垂直场景发展起来的巨头企业一定不是只提供芯片服务,一定会是除了AI芯片外,还带提供软件、算法等这样一套完整系统的企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