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 | 张吉龙 编辑 | 罗丽娟

如今,从浏览器进入云游戏界面,登陆账号之后,选择Web模式或者窗口模式就可以轻松地玩一款眼下最新的单机或者网络游戏。

以热门吃鸡游戏“绝地求生”为例,以往你想在1080P画质下以60帧的效果玩游戏,至少需要一套配置不错的游戏本或者PS4/XBOX,但现在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或者一台超极本就可以做到——云格致力CEO马展称,这正是他们现在做的事情。

2016年,先后在三星美国研究院、华为美国研发中心工作多年的技术专家马展回到国内创建了云游戏公司云格致力。

在此之前,马展一直研究视频的压缩和传输,在美国的几个职业经历让他接触了下一代视频压缩的标准化,并以此打造视频传输和多媒体融合工具。他逐渐意识到,如果把自己所学的视频传输方案和当下现金充足的游戏行业相结合,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云游戏”按照长城证券的定义是:把游戏放在云端服务器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同时传输用户操作。借助云游戏,用户可以摆脱游戏设备的局限,比如利用手机或者MACBOOK玩原本在PC或者主机上的3A(高质量、高销量、高成本)级游戏大作。

实际上,云游戏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起码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早在2009年,OnLive、Gaikai等商用化云游戏平台既已出现,当时也震动了整个游戏行业。但是多年来由于网络延迟这一难题迟迟无法攻克,云游戏行业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马展认为,之所以最近一两年云游戏又开始备受关注,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进步,一个是网络速度的提升,一个是云计算价格的下降。

“现在我们用普通的家用宽带或者4G网络就可以很顺畅的玩3A大作”,他说“更关键的是云计算的价格大幅的下降,在成本上已经可以满足云游戏的条件了。”

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腾讯发布了自己的云游戏平台“腾讯即玩”。该平台由腾讯和Intel共同合作,适用于PC和智能手机,用户无需下载安装游戏,无需高配置电脑,在线即可开玩。以《怪物猎人》为例,可以提供在1080p 下50~60 FPS画面品质时,操作延时低于40ms,接近于本地游戏的体验。

在腾讯加入云游戏领域之前,国内鲜有大游戏公司对云游戏有布局,多为具备技术优势的小公司在该领域进行探索。

达龙云电脑的创始人倪海生则是原展讯通信的CIO。“达龙公司最初的5年,一直在2B的云桌面领域进行探索”,达龙云电脑人士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云桌面产品在2C领域或许有市场,于是达龙云桌面变身云电脑,开启2C市场的尝试,后来逐渐聚焦到了云游戏的业务上。

越来越多的技术类公司开始切入云游戏领域。这些公司虽然规模较小,“但从核心技术上讲,我们的技术并不逊色”,上海云游戏平台小麦互动的商务部门负责人何伟表示,比如说在支持的并发数上,国内不比国外差。马展则认为,云格致力的技术遥遥领先于微软和Google,并且在国外已经申请了很多专利,“微软和Google要用的话也必须和我们来谈。”

但在技术之外,他们都承认,国内云游戏行业和国外存在整体性的差距。

差距之一表现在资金实力和用户规模上,国内没有大量的付费用户,缺乏大规模用户运营体系。“微软和Google财大气粗,可以让合作的娱乐软件公司育碧定制游戏,国内云游戏厂商还没有实力做到这一点。”马展称。

随着腾讯的加入,会给中国云游戏行业带来面目一新的改变吗?

短期来看,答案不是很乐观。对比国外厂商,腾讯的入局已属于后知后觉。

“腾讯内部在做云游戏方面也有很大的压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云游戏平台高管对全天候科技表示,腾讯内部做云游戏的团队是WeTest,自己也和该团队有过交流,得知该产品初期呈现结果并不理想。“腾讯游戏、腾讯云、微信、QQ团队之间壁垒很高,还不如从外面找资源做。”他说。

同时,上述高管提到,腾讯在云游戏方面的意志也没有那么强烈,“如果不是版号的问题,躺着赚钱的腾讯是不愿意做任何改变的”。

而且腾讯之外,国内其它游戏厂家在云游戏方面目前尚没有动作。马展表示,自己早些年已经和国内大型游戏公司交流过,但这些公司都比较犹豫。

不过有意思的是,相比还在犹豫的游戏厂商,手机厂商们在推动云游戏的落地方面却非常积极。OPPO、一加等手机厂商开始涉足该领域,在2019年MWC上,OPPO和一加分别展示了其云游戏服务。

一加CEO刘作虎表示:“5G网络下,速度、延迟和网络容量方面的显著改善,可以真正实现云游戏服务。你只需要随身携带一加手机,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玩大型游戏。”在一加的展示画面中,游戏玩家使用一加的5G手机同时配置一个游戏手柄就可以体验以往只能在PC端运行的大型游戏。

而OPPO研究院标准研究中心总监唐海也透露,“OPPO已开始与业界领先的软件开发商合作,进行5G云游戏的探索与开发。我们将利用5G技术的高吞吐量、低延迟等特点,把3A级别的游戏体验带到手机端。”

除了资本端,云游戏行业在实际发展面临的一个更为尴尬的问题是得不到硬核玩家的青睐。

何伟承认,云游戏目前还不能取代PC和游戏主机,最主要的原因是性能上的差距,尤其是对于游戏发烧友来说,自己单机的效果还是要强一些,“几毫秒的延迟差别都会有影响很大。”

“如同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有人选择到电影院看,也有人选择等待几个月之后在视频网站上免费观看”,何伟认为,云游戏也是一样,它扩展了细分的人群,而不是分流了原有的游戏玩家。

“初期的用户都不是游戏硬核玩家,更像是这两年火起来的拼多多用户,以小镇青年为主”,达龙云电脑相关人士也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他们目前所做的不是服务高端电脑玩家,而是硬件配置不够的玩家,“2017年吃鸡游戏火了之后,大量用户面临电脑配置不够,无法玩吃鸡游戏的问题,云游戏帮助这样的用户解决了电脑配置问题。”

一位云游戏玩家称,当下云游戏是一种妥协的选择,对于那些不想在硬件上投入太多成本,同时拥有独立百兆、千兆大水管的非核心玩家来说,云游戏也许是一种可行的游戏方式。

但相比到网吧玩游戏的费用,当前云游戏价格又显得高昂。“价格比去网吧贵,却没有网吧那么好的体验”,一位云游戏用户称,从长期成本来看,不亚于购买主机和高配置电脑。

某云游戏平台内部人士也证实,他们在云游戏方面的收费是按时长进行收费,“标配服务每小时3元,高配服务每小时4元”,此外,如果玩的是类似于《绝地求生》这样的游戏,用户需要自己购买游戏账号才能使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成为云游戏用户量稀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同时,国内云游戏厂商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缺乏内容。和国外巨头将3A游戏作为重点内容不同,国内的云游戏平台提供的内容大多是常规的网游和手游。

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缺乏3A游戏开发商,另一方面则是云游戏平台也缺乏引进3A的动力。“从国外引进3A游戏需要审批,就算引进了国内游戏用户就这么多,很难覆盖成本。”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国内某云游戏平台就曾经曝出用盗版游戏来赚钱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用户的不满。

盈利问题是国内诸多云游戏公司面临的头号难题。何伟表示,体验过云游戏服务的人数大概有百万人,但真正付费人数几万人。他提到,由于云游戏业务不盈利,因此自家公司主要通过教育业务造血,在游戏方面的不打算增加投入。“云游戏的技术还在不断的迭代,但主要为其他领域进行服务。”

虽然云游戏对网络延迟要求较高,但对显卡、CPU、硬盘等硬件设施的要求却大为降低,玩家们可以使用智能手机、IPAD、mac甚至是智能电视玩PC游戏和主机游戏。

因此,对于出售硬件的主机厂商和硬件厂商来说,云游戏带来的冲击不可避免。“留给游戏硬件厂商的可能只有最后一轮硬件更新的发展机会了,未来的游戏就不需要主机,数据全部由云端来传输。”育碧CEO 伊夫·吉耶莫称。

但实际上,这些厂商们似乎并不担心或早有准备。

索尼CFO十时裕树表示,虽然云游戏会让玩家对主机硬件的需求消失,但未来5年来云游戏暂时还不会给PlayStation带来真正的威胁。

另一边,为了应对云游戏带来的蚕食效应。主机游戏厂商早已开始布局云游戏或者开发云游戏平台,除了微软的Project xCloud,索尼旗下的云游戏平台PlayStation Now也早已运营多年,如今,用户可以在PlayStation Now上体验的游戏超过750款。

而传统硬件厂商英伟达、Intel、AMD在云游戏技术上也都有非常雄厚的积累。

英伟达创始人兼黄仁勋透露,英伟达也有自己的云游戏服务——GeForce Now,并且拥有成千上万位用户同时在线。在硬件方面英伟达还研发出了专用的云游戏解决方案——NVIDIA GRID,支持多名用户共享单一 GPU,官方表示单台服务器可支持 48 路高清画质游戏的流式传输。

而Intel在云游戏方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腾讯在云游戏业务上就和Intel进行了合作——“腾讯即玩”云游戏平台就是基于英特尔酷睿 i7-8709G处理器平台。据介绍,Intel为“腾讯即玩”定制了一个高可用架构,提升平台的性能和功耗,让“腾讯即玩”云游戏平台一个节点可支持16路3D游戏,而对性能要求较低的游戏更可支持到32路。

至于AMD也早在2013年就意识到了云游戏的潜力,在当年的GDC大会上AMD发布了云游戏平台“Radeon Sky”和配套开发技术“RapidFire”,并联合CiiNow、G-Cluster、Otoy、Ubitus等行业厂商为PC、平板机、智能电视、手持中端等等联网设备。

在手机游戏、PC游戏、主机游戏相安无事的各自发展多年之后,三方割据的市场格局迎来前所未有的剧变:“云游戏”的新模式正意图消弭游戏设备之间的鸿沟,成为巨头们争抢的热点。

无论是游戏开发商、游戏硬件厂商、游戏运营商、技术平台都希望率先占领高位。

以厂商类型来分,目前入局云游戏的玩家主要分为四大类:传统的游戏制作公司如EA、育碧、动视、卡普空;游戏主机厂商如微软、索尼、任天堂;互联网巨头如Google、亚马逊、苹果;硬件厂商Intel、AMD,英伟达。

各家都在全力备战,迎接“云游戏”时代的降临。

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厂商之一,EA将云游戏项目放在非常高的位置,2018年上半年EA宣布收购GameFly的云游戏技术和技术团队,开启了EA对云游戏的探索之路,并在10月份正式推出了名为Project Atlas的云游戏技术。EA方面曾透露,EA有超过1000名员工服务于Project Atlas项目。

互联网巨头Google也紧锣密鼓的推进其云游戏项目。去年 10 月初,Google 正式公开了与育碧合作的名为“Project Stream”的云游戏项目。几乎与Google同时,微软也宣布在测试名为Project xCloud的Xbox云游戏服务,将于2019年开始尝试运营。

“巨头们都很现实,云游戏未来的市场潜力让大家都不敢怠慢”,一位券商传媒分析师称,按照收入计算,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远超过电影市场。按照根据荷兰数据研究机构NewZoo的估计,2019年将有超过24亿人玩游戏,游戏产业将创造1480亿美元的收入。

杰富瑞预计,到2020年,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云计算巨头中,至少有一家将开始自己的云游戏服务。

眼下来看,游戏开发商和云计算服务商,已经在这场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

“在云游戏时代,游戏内容和云成本是平台竞争的核心”长城证券互联网传媒首席分析师杨晓峰认为,游戏开发商则是产业刚形成时期的最大受益者。以2009年就出现的OnLive、Gaikai等商用化云游戏平台为例。OnLive失败的重要因素就是和EA等游戏厂商闹翻,随后缺乏内容厂商的支持。

而云计算厂商在云游戏上的优势在于成本上——云游戏时代,由于平台的统一,游戏无需开发不同硬件版本开发成本大幅度降低,云服务将成为最大的运营成本,所以云计算厂商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其中微软兼具云服务上和游戏制作商两大优势因此前景被看好,不过作为财大气粗的云服务提供商巨头,亚马逊和Google也在努力弥补内容方面的不足:其中谷歌在游戏领域挖来了曾经在索尼PlayStation部门和微软Xbox部门工作多年的的高管,而根据路透社报道,亚马逊有意收购韩国游戏巨头Nexon。

“微软希望将其XBOX业务全部云化”,一位国内云游戏的从业者表示,从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微软和Google的野心都很大,双方都明确表示想打造各自在游戏界的Netflix,因此未来双方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与国际市场各大巨头混战相比,中国云游戏的竞争态势却又有不同。有人认为,由于国内的云游戏公司大部分规模较小,腾讯的入局可能会直接改变竞争的态势。腾讯互娱研发效能部前沿技术中心负责人王杨军曾表示,云游戏时代,中小游戏商需要靠创意生存。

一个大的变数可能来自网易。多位云游戏行业人士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网易目前在云游戏方面蠢蠢欲动,“因为网易想重回游戏的巅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