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2020年8月26日发布的《小米集团:估值方法论》,欲了解详细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陈杭S1220519110008,李萌15202191589。

本篇是小米系列报告之小米估值体系。我们试图通过对于小米三大业务进行剖析,基于分业务的分部估值法来解决以下问题:小米究竟如何估值?

分业务综合税后净利率测算:

2019年和2020Q1,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分别为7.2%、8.1%;IoT生活消费品分部毛利率分别为11.2%、13.4%;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4.7%、57.1%。同时,2019年和2020Q1费用合计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0.2%和10.6%,根据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计算方法,我们保守假设将费用平均分摊到三大业务板块,并以每期集团的实际所得税率估算,可得到2019和2020Q1年智能手机综合税后净利润率为-2.5%、-2.2%,略有亏损;IoT及生活消费品综合税后净利率分别为0.8%、2.5%,略有盈利;互联网服务收入综合税后净利率分别为45.2%、40.9%,盈利能力最强。

2019年小米硬件综合净利率依然为正,小于1%,在继续扩大营收、提升利润的同时,依然坚守住了对用户的承诺。基于小米硬件综合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的承诺,我们保守假设到2023年,智能手机、IoT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综合税后净利率分别为0.8%、3.6%、40.5%。

分业务综合净利润估算:

智能手机业务:预计到2023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2.26亿部,其中国内出货0.82亿部,全球平均ASP达到1308.5元/部,对应营收2965.2亿元,以综合税后净利率0.8%测算,实现利润23.8亿元;

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预计到2023年黑电实现营收345.5亿元、白电实现营收123.0亿元,小家电及其他实现营收906.2亿元,合计1374.7亿元,以综合税后净利率3.6%测算,实现利润49.5亿元;

互联网服务业务:预计到2023年,MAU为5.6亿,ARPU提升到100元,对应营收560.1亿元,以综合税后净利率40.5%测算,实现利润226.8亿元。

基于分业务的分部估值法:我们采取基于分业务的分部估值法来建立小米的估值体系。

互联网服务业务估值: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选取了与小米互联网服务可比度最高的5家公司采用PE估值,平均PE(TTM)是35.3倍,中位数PE(TTM)是34.6倍,平均PE(2020)是38.3倍,中位数PE(2020E)是36.6倍,考虑到小米未来互联网业务变现渠道拓宽带来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予互联网服务业务36倍PE,对应市值8165.5亿元;

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估值:我们选取白电的代表公司格力,美的,以及小家电的代表公司新宝股份,小熊电器以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平均PE(TTM)是38.3倍,中位数PE(TTM)是37.0倍,平均PE(2020)是30.8倍,中位数PE(2020E)是30.7倍,小米生态链布局具有多场景优势,给予IoT生活消费品业务30倍PE,对应市值1484.7亿元;

智能手机业务估值:考虑到小米的模式不靠硬件获取主要利润,我们参考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的平均估值,保守给予手机业务10倍PE,对应市值238亿元。

综上,预计小米2023年总市值达到9888.3亿元,对应11101.7亿港币,以2023年综合净利润300.1亿元计算,对应整体32.9倍PE。

投资建议:我们长期看好小米集团的公司文化、产品竞争力和业绩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2,515/3,233/3,988亿人民币,净利润110/161/219亿人民币,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或对2020年业绩产生影响;行业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本文作者:李萌、陈杭,来源:方正证券,原文标题:《小米值多少钱?(附测算)》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